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備 |
備(拼音:bèi)是現代漢語常用字 。
備的古文䰇(䰈),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 ,本義指箭袋,引申指具備、完備。
備(繁體)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意是謹慎。
謹慎是有所戒備的表現,故引申指準備。
備與"䰇(䰈)"整合後有完全、周遍的意思,如:完備,備受歡迎。
又指具有,如具備;引申指配置,如裝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備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部首; 夂
繁體; 備
異體; 俻*、偹、僃等(見擴展圖冊)
古字; र�、र�
統一碼; 5907
鄭碼; RSKI
四角碼; 27604
平水韻; 去聲四寘
字級; 常用字;一級字
筆畫數; 3+5
筆順; ノフ㇏丨㇕一丨一
倉頡; HEW
五筆; TLF
字源演變
備的古文寫作"䰈"或"䰇",這是個會意字。甲骨文(左圖1、3、4)的下方是一個方形的箭袋,上方是一支箭頭朝下的箭,箭頭伸入到了袋中。兩相會意,表示箭插於箭袋之中。它的本意是裝箭的工具,讀fú。箭袋裝滿箭,表示準備好了。由此引申出準備、完備。讀bèi。金文基本上同與甲骨文,只是箭與袋略有變化(左圖5、6),但意思未變。小篆中裝箭的箭袋沒變,而箭變得根本不像箭了(左圖8),但準備好了的意思未變。後來,這個字的"箭袋"義假借作"服",又作"箙"。"準備""完備"義另造"備(繁體)"表示。
備(繁體)在甲骨文(右圖1)時期就加上了"人",這是個形聲兼會意字。從人,聲䰈,䰈也表意。備最初指謹慎,與"䰇(䰈)"整合後才有完備的意思。字形體流變中,聲符變化最大,初形像矢在盛矢器中盛放之形。西周已訛,但初形仍可尋見(中圖1),發展到戰國(中圖2),已面目全非,《說文》小篆將其定形作"僃"(中圖4)。到楷書繁體,由"䰈"又訛作"䰇";形符"人"旁穩定。一直保持形聲結構。楷書簡體則取自草書簡化體"俻","俻"去掉"亻"之後就成為"備"。聲旁將整個字定型為"備",遂使形聲之旨全失,成了結構上不可分析的記號。 古籍解釋
【卷八】【人部】平秘切(bèi)
慎也。從人䰈聲。
ȍ,古文備。
說文解字注
慎也。
心部曰:慎者,謹也。言部曰:謹者,慎也。得僃而三字同訓,或疑僃訓慎未盡其義。不知用部曰䰈,具也。此今之僃字,僃行而䰈廢矣。䰈廢而僃訓具。尟知其古訓慎者。今義行而古義廢矣。凡許之書所以存古形古音古義也。方言曰。僃,咸也。此具之義也。又曰。藏,敕,戒,僃也。此慎之義也。
從人。䰈聲。
平秘切。古音在一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備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10
〔古文〕ȍ。《唐韻》《集韻》《韻會》並(並)平秘切,音避。成也。《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告備。
又咸也,副也。《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
又先具以待用也。《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又足也。《易·繫辭》: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
又《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
又盡也。《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又長兵曰備。《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
又搔也。《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注:須直謂頤下須,備謂搔也。搔音爪。
又姓。
又葉蒲必切,音弼。《詩·小雅》:禮儀既備,鐘鼓既戒。戒音吉。
廣韻 備具也。防也。咸也。皆也。副也。愼也。成也。又姓,《風俗通》雲:"宋封人備之後。"平秘切。十七。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①"攵"大"田"小,"夂"罩住"田"。
②"攵",丿和捺相交於豎中線。
③"田",上寬下窄,框內短豎在豎中線左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