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旦二附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復旦二附中(復旦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前身為復旦子弟學校中學部,1985年改為現名,但作為子弟學校的性質仍不變:仍接受復旦大學楊浦區教育局的雙重領導,學生仍以復旦子弟為主體。

簡介

復旦二附中坐落於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與復旦附中毗鄰。復旦二附中的前身為復旦子弟學校中學部,1978年成立,1985年改為現名,但作為子弟學校的性質仍不變:仍接受復旦大學與楊浦區教育局雙重領導,學生仍以復旦子弟為主體。 復旦二附中是一所完全中學,初中部每年招收新生約160人,高中部每年招收新生約40人。全校現擁有7個年級,19個班級,在校生700多人。 復旦二附中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良的教學質量聞名全市,在上海市各學科類、科技類競賽中表現突出,升學率也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復旦二附中共有30多位同學考入上海「四大名校」,其中預錄取人數25人,位列全上海第九,預錄取率位列全上海第四。2014年,共有近50名同學考入四校,其中預錄取人數位列全上海第八,預錄取率位列全上海第三,對於這樣一所僅有100多名學生的公辦初中而言是極為不易的。復旦二附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在學科競賽方面成績優異,在體育藝術方面的成績也很突出[1]

所獲榮譽

近幾年來,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學校實施「分層走班」的教學模式,即到初二、初三,在數學、外語兩科,根據學生能力與程度,進行分層,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教學班中獲得適合自己的教學。「分層走班」制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給學生各方面獲得充分發展拓開了空間

據統計自 1989 年至 2002 年,歷屆學生參加全國性各類競賽獲一、二三等獎的有 26 人,其中一等獎獲得者有 8 人;參加市級各類競賽獲一、二、三等獎的有 127 人,其中一等獎獲得者有 24 人。突出的有:1989年朱正獲上海市宇宙地球的未來和我們」知識競賽一等獎; 1992年張震宇獲全國第六屆數學聯賽一等獎;1998 年張乃真獲上海市初中英語競賽一等獎; 2001 年屈銘志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優秀項目全國英特爾少年英才獎;2002年,閻灝獲上海市首屆初中學生科普英語競賽一等獎。

教育設施

復旦二附中2000年前後在改善教育設施方面跨出了大步,1998年與復旦附中合建了在全市中學中首屈一指的有先進設施的文體館;1999年又建立了楊浦區首家中學校園網絡。2000年還建設了一幢擁有各種現代化設施、使用面積達二千餘平方米的教學輔助樓。

師資力量

學校有着系統而嚴格的管理制度,又有一支業務精湛、努力投身於教育事業的教師隊伍。他們本着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復旦負責、為社會負責的辦學宗旨,着眼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積極從事教育教學科研,認真落實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建校三十年來創造了豐碩的成果:96年97年,各科教師與上海市教育電視台聯手編撰了供上海市中學生假期與休閒之用的書籍《暑假兩個月》;99年初始,由二附中語文教研組首發,聯合十四所中學,合編了在上海市各初級中學影響較大的作文雙月刊《小荷雨》,至今已發7期。還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師在市級刊物發表論文,在市區級公開課中獲獎。二附中的教學質量在全區名列前茅,學生在全國市區級的各類比賽中獲獎者更是不勝枚舉。儘管校齡不長,但二附中的畢業生已有三百餘人先後成為碩士、博士。

辦學特色

學生有各種方面的能力,有的長於文,有的長於理;有的長於藝術,有的長於機械。在學校眼中沒有好生差生之別,學校就是搭建舞台,使各類學生的長處得以充分發展。因此學校除了在主課堂着力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外,還致力於發展第二課堂。學校常年設有 20 多個興趣小組,讓學生髮展特長,尋得自信。二附中的第二課堂培育出了累累碩果, 2000 年 10 月《解放日報》曾以《潛能在這裡開掘》為題作過專版報道[2]

視頻

復旦二附中 相關視頻

復旦二附中2015屆畢業典禮
相逢-復旦二附中的一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