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用前韻奉酬夢符學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復用前韻奉酬夢符學錄 |
|
作品名稱:復用前韻奉酬夢符學錄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周行己 |
復用前韻奉酬夢符學錄是宋代學者、詩人周行己的作品之一。
周行己(1067-1125),宋代學者,字恭叔,世稱浮沚先生。祖籍瑞安縣芳山鄉文周灣(今屬瑞安市湖嶺鎮)。
周行己,宋溫州永嘉人,字恭叔,號浮沚。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師事程頤。徽宗崇寧中,官至太學博士。後為齊州教授,發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學。大觀三年,罷歸,築浮沚書院以講學。宣和中,除秘書省正字。有《浮沚集》。[1]
正文
子卿五言法,氣格厲勁秋。
綿綿武功裔,尚不廢箕裘。
洒然落妙語,一破萬古憂。
文章本道德,作者通神謀。
惜其命不達,白首猶飯牛。
學者願識面,或比韓荊州。
儒冠真誤身,未免妻子愁。
長安遊俠兒,生不辨田疇。
儒有不黔突,此輩飫珍羞。
左右夾燕趙,出入跨騏騮。
富貴即稱賢,寧辨清濁流。
乃知讀萬卷,不如持尺矛。
斯言雖有激,亦為智者投。
古人願執鞭,如或不可求。
君看授業生,已為公與侯。
颯然灌園翁,零落守舊丘。[2]
簡介
周行己,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溫州永嘉人,字恭叔,號浮沚。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師事程頤。徽宗崇寧中,官至太學博士。後為齊州教授,發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學。大觀三年,罷歸,築浮沚書院以講學。宣和中,除秘書省正字。有《浮沚集》。全宋詩周行己,字恭叔,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早年從伊川二程游,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徽宗崇寧中官太學博士、齊州教授(《宋元學案》卷三二)。據集中詩篇,曾知原武、樂清等縣,其罷知樂清為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宣和初,除秘書省正字(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後入知東平府王靚幕,卒於鄆(同上書)。著有《浮沚集》十九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久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為八卷,其中詩二卷。 周行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簡稱殿本)、明永樂《樂清縣誌》及清曾唯《東甌詩存》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