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夏花魚 |
中文名:夏花魚 過 程:活動空間 也要求逐漸增大 出塘技術:需根據 銷售情況確定 裝運密度:1500~1800尾 |
夏花魚:分池過早,原來的魚池水體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魚苗的鱗片還沒有全部長出,魚體較嫩,起捕時容易粘在網片上,既不便於操作,又容易引起魚苗死亡。而分池過遲,又不利魚苗正常生長,會使魚苗大小不一。一般每畝(1畝=667平方米)放養8~10萬尾魚苗的池塘,宜在培育15~20天時分池。 [1]
夏花魚育種過程
魚苗經一段時間的培育,當體長達到2.6~3.3厘米時,稱為夏花。由於剛開始魚苗在高密度條件下培育,成夏花後,隨着魚體長大,活動空間也要求逐漸增大,原池的水質和營養條件已不能適應魚體需要。因此,對夏花魚種需分池飼養和做好出塘準備。否則,不僅會減緩生長速度,而且會發生魚病,直接影響到出塘率和成活率。
夏花魚出塘技術
夏花魚種出塘時間,需根據銷售情況確定。在出塘前,必須進行拉網鍛煉,以增強幼魚體質,提高在出塘和運輸過程中的成活率。
通常的做法是:在出塘前2~3天,停止投餌施肥,選擇晴天上午10時左右拉網,將幼魚圍集網中,提起網衣,使魚在半離水狀態下密集10~20秒鐘,然後放回原池;隔天,拉第2次網,密集後將魚移入網箱,約2小時,再放回原池。
對養殖密集幼魚的網箱,要清洗乾淨,去除網內雜物,保證網目暢通,保持箱內水中溶氧充足,防止缺氧浮頭。夏花魚種經過這樣兩次拉網鍛煉,還只能適應分池和短途運輸。
如需長途運輸,還要進行"吊水",方法是在第一天下午,將已經過拉網鍛煉的幼魚,從原池中用網拉出,移放到瘦水池內的網箱中過夜,約經10小時,於次日早晨裝運。
所有拉網過程,動作要快、要輕,所用的網具要柔軟光滑,防止魚體出現機械損傷。
夏花魚種出塘後,為避免將病菌帶入新的水體和魚體,因拉網受傷而患病,故應密集消毒一次。
方法是用0.002%高錳酸鉀溶液噴灑,或用3%的食鹽水潑灑等。短途運輸用木桶、魚盆等容器盛裝,內壁最好襯一層柔軟塑料,以防擦傷魚體;長途運輸工具,以氧氣袋為好。
裝運密度:可盛水50千克的木桶,宜裝運600~1000尾;1個0.7米×0.4米的氧氣袋,可裝運1500~1800尾;1個0.5立方米的帆布袋,可裝運2萬尾。裝運途中需每隔2小時換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