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感夾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外感夾濕
外感夾濕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就診科室 :中醫內科

發病部位 :肺部

常見病因 :外邪夾濕,內侵脾肺

常見症狀 :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咳嗽

肢節酸痛,鼻塞,時流清涕,脈浮緊

外感夾濕是指外邪夾濕,內侵脾肺。患者系寒濕之體,驟感寒邪,侵襲衛表,外寒與內濕互結,衛陽被遏,清陽不升,故見惡寒,頭額脹痛,頭重如裹,頸項強痛,肢體沉重,酸痛如束;肺主氣屬衛,肺與皮毛相表里,寒濕外侵,內應肺部,肺氣失宣,故見咳嗽;午後屬陰濕為陰邪,旺陰分,午後衛陽漸入陰分,邪正交爭,故見午後發熱漸甚,夜寐多夢;濕郁於中,津液不升,故見咽干,口渴不欲飲水。大便溏薄,舌淡紅,脈滑數。

病因病機

外邪夾濕內侵脾肺寒濕之體驟感寒邪侵襲衛表外寒內濕互結衛陽被遏清陽不升所致。

臨床表現

中醫外感夾濕型感冒診斷標準:主症: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咳嗽肢節酸痛鼻塞時流清涕,脈浮緊。次症:頭重,或頭脹如裹、脘悶噁心、腸鳴腹瀉,舌苔白膩或黃膩。兼症:納差,食後腹脹,大便溏,體倦乏力,惡風,自汗。

治療

對外感夾濕的治療要用「疏風祛濕」的治療原則。疏風就是用祛風的藥物來疏散風邪,祛濕則是用藥物來去除濕邪。其中最常用的方劑是羌活勝濕湯。或者更常用與方便的是服藿香正氣散,其主要成分是藿香、紫蘇、白芷、桔梗、大腹皮、厚朴、陳皮、半夏曲、白朮、茯苓、甘草。成藥藿香正氣丸或藿香正氣片也一樣起到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


學術論文

  • 張參軍,展銳,姚雙吉.   清氣飲子治療外感夾濕證39例小結. 《 西部中醫藥 》 , 2003  
  • 禇蕾,秦竹.   從治風先治血論治外感夾濕型感冒100例. 《 CNKI;WanFang 》 , 2012  
  • 褚蕾,朱虹江.   藿香桂枝湯與藿香正氣水治療外感夾濕型感冒100例臨床對照觀察. 《 雲南中醫學院學報 》 , 2007  
  • 方平.   "香花退熱飲"治療小兒非夏令外感發熱夾濕證98例臨床觀察. 《 江蘇中醫藥 》 , 2010  
  • 張瑜,吳國珍.   橘紅痰咳液治療外感風寒(或夾濕)型咳嗽療效觀察. 《 cnki 》 , 2017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