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邦人,外文名:Gentiles,在《舊約》中與「以色列人」相對而言。原指迦南土著居民,後指所有未接納猶太信仰、未受割禮的異族人。在《新約》中一般指未皈依耶穌基督的人,如《馬太福音》第12章21節:「外邦人都要仰望他(喻指耶穌基督)的名」。後世聖徒教會(摩門教)則稱凡不信該教者(包括猶太人)皆為外邦人。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2]》一共27卷。
詞語來源
在一次「交友與婚姻」座談會中,牧師如此說:
「基督徒結婚的對象最好找『主內的』,不要找『外邦人』,免得差距過大,雙方適應不良……」
「外邦人」這個詞在《聖經·新、舊經》都出現多次,在舊約泛指以色列人以外的民族,在新約主要是指希臘人、羅馬人,當然還是可以包括其他的非猶太人。會出現這個詞,主要是區別相信上帝的和未信的民族,最早來說,當然就指以色列人和非以色列人。
因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所以其他的民族就成了「外邦人」。但是,以色列人並未完成上帝要藉他們賜福給外邦人的使命,反而驕傲起來,這種民族優越感使他們在歷史舞台中吃盡苦頭,因為排他的結果就是排己。
到了新約時代,福音由猶太人傳向外邦,漸漸地,「外邦人」不再是以民族區分,而是以信仰區分,一個真心接受基督信仰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上帝的選民,所以,現在教會中所提的「外邦人」便泛指非基督徒了。可惜,有部分基督徒也承襲了以色列人的陋習,一說「外邦人」便有些許輕蔑的意思,這是非常偏差的態度。
其實,從舊約到新約,神從未排斥「外邦人」,《聖經》說,他也是外邦人的上帝,他希望他的選民,將敬畏上帝的態度傳給「外邦人」,正是所謂「聞道有先後」,同時上帝的選民更身負「傳福音」的重責大任!
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曾經是「外邦人」。
外邦人
賽九、1、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榮耀。2、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太四、14、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羅十一、25、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詩9:17惡人,就是忘記 神的外邦人,都必歸到陰間。
現代引用
外邦人在今日的教會中,是指不信耶穌的人。其實世界上不信耶穌的人不具備稱為「外邦人」。最早身為外邦人的是以亞伯拉罕身邊的人,就是他的兄弟拿鶴和侄了羅得,後是血氣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並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的孫子、以撒的兒子以掃。在聖經中那些世界上不信耶穌(不認識神)的人被稱為埃及人,後也稱為希尼利人、及羅馬人、也有稱世人。只有認識神並忘記了神的人才是稱為「外邦人」,並且是惡人。當然而不是在地位上被認作「外邦人」的人。其實在今日的教會中已經有許多的外邦人,他們雖是認識神,卻已經是忘記了神、不真正認識基督的道成肉身,童女生子。他們以今日教會表面的榮美為是,卻沒有認識耶穌的死,成為救恩的完成。沒有認識今日教會中「法利賽人」的存在。聖殿被毀、猶太人被擄,這其中又有多少人成為了外邦人。「羅十一、25、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這段經文今天的解釋是;信耶穌的人數目添滿了,好象信耶穌的人有個限止的人數,限止的人數添滿了,日子就滿足了,主來的日子就到了。這樣的認識正是被括號里的句子說中了。「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真正的意思應該是;眾多信了耶穌的人必將添加成為外邦人。添加的人數滿足了,那剩下的人就是得救的人,「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其餘的都添加為外邦人。聖經中的以色列人應該包括我們信了耶穌的人,若不包括我們信了耶穌的人,只認今日生活在以色列國土上的以色列(猶太)人,他們還生活在律法時代,沒有在耶穌的恩典中,其實我們信耶穌的人,歸入了基督,在地位上都上都是以色列人,真正效法了基督,背基督十字架的人他們在地位上就是「猶太人」,因此聖經在「羅二、29、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作了說明。但願我們作一合格的以色列人(可能作不成猶太人),決不是添加成為外邦人。
教會的精英、領袖們不會喜歡此聲音,會很象當年耶穌說的「你們法利賽人有禍了」的話,因為「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之人的定位被我們轉移了。也學一句聖經中的話;「有耳的應當聽」。
外邦人的定位,包括的範圍太寬泛了,大家都把所有不信耶穌的人都圈在「外邦人」裡面了,其實是不準確的。最早提到外邦是在創世記卅五章2節,是雅各從哈蘭回到了迦南剛剛立腳安定的日子,神吩咐雅各「你們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這外邦神是從哈蘭帶來的,離開了吾耳到了哈蘭最早的人有;他拉、亞伯蘭、羅得等人,隨後有亞伯蘭的兄弟,並也知道兄弟拿鶴也來到了哈蘭,並生了幾個兒子,其中就有彼土利,彼土利就是生了利百加,利百加後來成為以撒的妻,彼土利也了生拉班,是利百加的哥哥,是雅各、以掃的舅舅。雅各後來娶了拉班的兩個女兒,就是利亞和拉結。亞伯拉罕一定要兒子以撒到哈蘭娶兄弟的女兒為妻,其意義就隱藏在離開了吾耳,就是離開了世界,是走遵行了神所指行的路,只是有人就沒有一真走下去。當時儘管有人住在迦南,但不是神所喜歡的人,因為他們並不認識神,而亞伯拉罕兄弟拿鶴及兒子彼土拉、孫子拉班已經是認識了神,就是忘記了神的外邦人。沒有認識,談不上忘記。所以外邦、外邦人、外邦神,都從創世記的卅五章開始
羅得;忘記了神並遠離了神的羅得也成為外邦人,因為他本是認識神並跟隨亞伯拉罕、不但是出了吾耳還離開了哈蘭、進了迦南,只是以自己(自己的主張)所愛的就「漸漸」遠離、並忘記了神,成為外邦人,就是他的後裔成為摩押和亞們人家族。
另外那血氣所生的以實瑪利及眾兄弟都歸在外邦人數中,就是米甸人家族。
以掃也成為外邦人,他本是以先出生(我們有先入為主之說)為大,為大的本是要服侍人,可是他卻吃了雅各的紅豆湯,這樣是顯明了受人的服侍,而不是服侍人了,紅豆湯本身並不能成為以掃丟掉長子的名分,並娶了赫人比利的女兒猶滴,與赫人以倫的女兒巴實抹為妻,結果是違背了父神的心意,就這樣漸漸忘記了神,成為外邦人,就是以東。
當以色列國和猶大國分別被擄,有溶入到當地所事奉的神,有的人到時候沒有及時回歸的人,都成為了外邦人。那些沒有溶入被擄之地的人、並及時回歸的就是稱為猶太人。而他們將藐視遠離耶路撒冷的加利利地。而神卻要成就這地說「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都稱他們為外邦人。(這是輕看人,所以說外邦人有二類;一為經歷上遠離神成為外邦人;二有在地位被人輕看,把他們推向外邦人的境地。)
太十、5、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從這處經文看,外邦人就是撒瑪利亞人,撒瑪利亞就是從以色列國分為猶大(南)國和以色列(北)國,神的旨意是;雖然是分國卻沒有另建聖殿的應允。因為另建了殿就成為了外邦人。「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指的就是不能走他們另建殿(教會)的路,凡以人自己的意思所建立的,就是在走外邦人路了。
神留給我們的話,並從啟示的亮光,我們可以認識到,外邦人有「經歷中的外邦人」和「地域上的外邦人」。被認地域上的外邦代表性的有約瑟和他的妻馬利亞,及耶穌所召的眾門徒。「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榮耀」。之所以耶穌沒有降生於伯利恆或耶路撒冷就是要應驗神所預定的應許。
參考文獻
- ↑ 《聖經·舊約》我鍾愛的115個句子,搜狐,2018-11-20
- ↑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