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基底細胞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陰基底細胞癌 |
英文名稱 :vulvar basal cell carcinoma 就診科室 :腫瘤科 多發群體 :55歲以上婦女 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腫物常見的部位為大陰唇也可在小陰唇或陰蒂。 |
外陰基底細胞癌很少見。多見於55歲以上婦女。可能來源於表皮的原始基底細胞或毛囊。本病很少轉移。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灶,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瘤。本病也常伴其他原發性惡性腫瘤如乳房、胃、直腸、肺、宮頸、子宮內膜及卵巢癌等。須與前庭大腺癌相鑑別。治療原則是較廣的局部病灶切除,不需作外陰根治術及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單純局部切除後約20%局部復發需再次手術。 [1]
病因
可能來源於表皮的原始基底細胞或毛囊。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紫外線照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癌基因P53突變與其發生可能密切相關。而梅毒、慢性感染、外傷、放射治療、砷劑可能也與其有關。 [2]
臨床表現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臨床表現與其他病理類型的外陰癌相比並無明顯特異性,主要為外陰腫物和局部瘙癢。若腫瘤出現潰瘍或繼發感染時可出現疼痛、出血、分泌物有臭味,也可無任何自覺症狀。腫物常見的部位為大陰唇,也可在小陰唇或陰蒂,病灶多為單發,偶見多發。發展緩慢,以局部浸潤擴展為特點,少見淋巴轉移和擴散。可能合併有其他部位的癌瘤,如外陰鱗癌、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宮頸癌或皮膚癌。 其病理學類型呈多樣性,但是不管哪一種類型,共同的特徵是瘤組織邊緣總有一層柵欄狀排列的基底狀細胞。 [3]
檢查
- 2.組織病理檢查。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檢查所見,診斷一般無困難,但需作病理組織學檢查以確診。由於外陰基底細胞癌生長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所以從出現症狀到診斷治療,往往經過較長時間,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灶,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癌。 [5]
治療
治療原則是較廣切除局部病灶,不需作外陰根治術及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單純局部切除後約20%局部會復發,需再次手術。但是對於那些病變範圍較廣、浸潤較深的患者,應行外陰廣泛切除。若疑有腹股溝淋巴轉移者應行活體組織檢查,病理證實有轉移時應作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腹股溝深淋巴結轉移者應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若合併鱗狀細胞癌者則需行外陰廣泛切除加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 [6]
預防
- 5.經常食用防癌抗癌食品。
參考來源
- 常建民,劉春燕,楊敏. 女性外陰基底細胞癌並發大汗腺汗囊瘤. 《 WanFang 》 , 年
- 孫茜,呂仁榮. 外陰基底細胞癌7例臨床分析. 《 WanFang 》 , 2003
- Elwood,Kim等. 外陰基底細胞癌: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p16和BerEP4表達. 《 vip 》 , 2014
- 孫茜,呂仁榮. 外陰基底細胞癌7例臨床分析. 《 CNKI 》 , 2003
- 孫茜. 外陰基底細胞癌7例臨床分析. 《 現代婦產科進展 》 , 年
文獻來源
- ↑ 什麼是外陰基底細胞癌妙手醫生
- ↑ 外陰基底細胞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快速問醫生
- ↑ 外陰基底細胞癌有哪些症狀?39健康網
- ↑ 外陰基底細胞癌應該做哪些檢查?39健康網
- ↑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診斷醫學教育網
- ↑ 外陰基底細胞癌怎樣治療?39健康網
- ↑ 外陰基底細胞癌應該如何預防?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