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葉葶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多葉葶藶 |
![]() 多葉葶藶原圖鏈接 |
中文學名:多葉葶藶 拉丁學名:Draba polyphylla O. E. Schulz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罌粟目 亞 目:白花菜亞目 科:十字花科 族:葶藶族 屬:葶藶屬 亞 屬:多葉葶藶組 種:多葉葶藶 命名者及年代:O. E. Schulz,1927 |
多葉葶藶(學名:Draba polyphylla),為十字花科葶藶屬下的一個種。產雲南、西藏。生於草坡,海拔2850-3600米。喜馬拉雅地區有 分布,海拔3600-5000米。
[1]
形態特徵
![](/images/thumb/1/1c/1-160122112P40-L.jpg/300px-1-160122112P40-L.jpg)
![](/images/thumb/7/78/C05ab5a042b74ce1a468c8cc9e032abb.jpg/300px-C05ab5a042b74ce1a468c8cc9e032abb.jpg)
植株粗壯,高約60厘米,果枝更高。莖單一,密被長單毛,少量叉狀毛,葉多。莖生葉密生,長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0厘米,邊緣 有鋸齒,基部寬,抱莖,被長單毛、少量叉狀毛。總狀花序頂生或從葉腋抽出,呈圓錐狀,花下部有苞片;萼片長橢圓形或卵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長約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縮窄成爪;雄蕊花絲基部擴大,花葯長卵形。角果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4毫米,寬4-6毫米,頂端鈍,無毛,果梗長21-25毫米,斜向上伸展。花果期6-8月。
生活型:植株粗壯;
株:高約60厘米,果枝更高;
莖:莖單一,密被長單毛,少量叉狀毛,葉多;
葉:莖生葉密生,長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0厘米,邊緣有鋸齒,基部寬,抱莖,被長單毛、少量叉狀毛;
花:總狀花序頂生或從葉腋抽出,呈圓錐狀,花下部有苞片;萼片長橢圓形或卵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長約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縮窄成爪;雄蕊花絲基部擴大,花葯長卵形;
果:角果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4毫米,寬4-6毫米,頂端鈍,無毛,果梗長21-25毫米,斜向上伸展;
生態習性
產地:雲南、西藏;
分布:喜馬拉雅地區;
生境:草坡;
海拔:2850-5000m;
物候期:花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850-3600米的草坡。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西藏。喜馬拉雅地區有分布,海拔3600-5000米。模式標本采自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