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夜宿山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夜宿山寺》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夜宿山寺》,一般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在湖北省黃梅縣所作,寫的是黃梅縣蔡山峰頂山的江心寺。但也有不同看法。《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月所刊載的李德書的文章《李白〈上樓詩〉與〈題峰頂寺〉、〈夜宿山寺〉考辨》認為,李白在湖北黃梅縣所寫的詩是《題峰頂寺》,詩句是:

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李白詩歌《夜宿山寺》的內容,應為李白少年詩作《上樓詩》的內容,而《上樓詩》實為李白上綿州越王樓詩。李白中年在蘄州黃梅縣所作《題峰頂寺》來源於宋代邵博《邵氏見聞錄》、趙德麟《侯鯖錄》、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等書。

作品原文

《夜宿山寺》[1]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詞句注釋

⑴宿:住,過夜。

⑵危樓:高樓,這裡指山頂的寺廟。危:高。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裡形容樓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

⑷語:說話。

⑸恐:唯恐,害怕。驚:驚動。

白話譯文

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這裡,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作品鑑賞

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於是便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藉助大膽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象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李白的詩風豪放雄健,想象極其豐富,語言自然婉轉,音律富於變化而又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此詩寥寥數筆,就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人在高處的愉悅、豪放、可愛、率直。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2]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神龍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則天去世。李白五歲。發蒙讀書始於是年。《上安州裴長史書》云:「五歲誦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學識字課本,長史,州之次官。

開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是年岑參生。

開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視頻

一代詩人 李白

李白《夜宿山寺》

參考資料

  1. 《夜宿山寺》 古詩文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