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眾化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大眾化 [1]
外文名稱 bing people
相關定義者 法國學者布爾迪厄、鮑德里亞爾
定義一 廣受歡迎或者眾人喜好的文化
定義二 來自廣場而非廟堂的民間的文化
基本簡介
眾文化雖多了"大眾"的限定,其含義仍然多得驚人。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諾等理論家都曾對大眾流行文化定過義;英國新馬克思主義伯明翰學派霍加特、威廉姆斯、霍爾、湯普森從張揚大眾文化起家,成為當代大眾文化研究的奠基人;英美理論家傑姆遜、費斯克以及法國學者布爾迪厄、鮑德里亞爾等也對當代大眾流行文化說了不少觀點不同,意義卻都十分深刻的話,還有一大批媒介通俗流行文化理論家批評家,他們的理解與思考構成了當代大眾文化研究的"另類"。
先找找有關大眾文化的主要說法吧。
什麼是大眾化
定義一,廣受歡迎或者眾人喜好的文化;威廉姆斯在《關鍵詞》一書中界定大眾文化的四種含義,第一種就是"眾人喜好的文化"。廣受歡迎或者眾人喜好的關鍵在受歡迎的程度,在達到一定的量的指標。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反證隨手就有,比如唱遍世界的"三高"演唱會是高雅文化還是大眾文化?
定義二,一切來自廣場而非廟堂的民間的文化,威廉姆斯稱"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發端於巴赫金的平民主義狂歡節理論,流布於世界變革於中國。比如剛剛過去的申辦奧運之夜狂歡節或者XX歌迷會什麼的。
定義三,無產階級的、革命的、普及的、面向工農兵的大眾文化;毛澤東提出或集中代表的"大眾化"及"化大眾"的革命文化理論與實踐;
定義四,資產階級的國家意識形態,一種以標準化、陳腐老套、保守主義、虛偽、滿足浮華幻想的、受操縱的文化工業產品為標誌的文化。致力於勞動階級的非政治化,維護社會的統治權威,製造大眾的虛假的需求,是欺騙群眾的統治工具。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等人的理論。
定義五,次標準文化或剩餘文化,即去除了高雅文化之後剩餘的那部分文化。高雅文化有沒有標準或共識,如果有,那麼凡是低於高雅文化標準的文化作品或文化產品與文化實踐就是大眾文化。無疑,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確存在着差別,但區別的標準是什麼,這個標準由誰來定,又由誰來評判。誰立法,誰起訴,誰判決,誰執行?
定義六,商業消費文化,即那種用於大量消費的,為商業目的"有意迎合大眾口味"而大批量生產的消費品,是"商人僱傭技術人員創造的"。大眾文化與商業自然有着無法也毋庸避諱的關係,這從肥皂劇賣肥皂,文化明星做廣告時就開始了。問題是,它究竟是文化呢還是商業?文化在其中居於何種地位?明星做廣告是賣"明星"還是賣貨物?文化搭台,經濟唱戲?
定義七,美國通俗藝術的意識形態或美國文化的代名詞。歐洲人說大眾文化,那往往是指"美國特有"的"不安分守己"的通俗文化,是從美國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美國是大眾文化的"家園",在所有大眾文化中"規模最大",它向世界"預示"了老態龍鐘的貴族文化的"消亡"。
定義八,社會統治集團通過精神和道德領導的手段贏得被統治群體贊同而形成和產生的文化;源自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或文化領導權的理論。採用這種"新葛蘭西主義霸權理論觀點的人,將大眾文化視為社會被統治群體的反抗力量與社會統治集團的"兼併" 力量之間鬥爭的場所。這裡的大眾文化既不是自上而下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強制文化,也不是與之對立的自發的自下而上的"人民"文化,而是兩者交戰的場所,是以反抗與兼併為標誌的領域,是葛蘭西所稱的"折衷平衡"的內運動。
定義九,來自於人民的文化;人民群眾積極創造的他們所需要的一種民間文化。費斯克等不同意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為代表的大眾文化觀。對他們先前的否定論文化批評重新進行了審視和批判。費斯克不完全同意法蘭克福學派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文化工業對大眾意識的控制的觀點,不同意把大眾只看作被動受控的客體,而認為大眾文化中也隱含着一種積極能動的自主性力量。他提出重新理解大眾文化,重新審視大眾傳媒,在某種程度上肯定了大眾文化的啟蒙性和獨創性。他們認為,民間文化是從下面長出來的,是人們自發的土生土長的表達,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出來的,"幾乎沒有得到高雅文化的益處"。 通俗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人民的文化,是為人民服務的文化,作為工人階級的文化是現代資本主義內部象徵性反抗的主要表現形式。問題出來了,誰有資格列入"人民"的範疇,資格由誰來確定?霍爾說,大眾文化就是一個爭論和確定關於"人民"的政治構成以及他們與權力集團關係的場所。在這裡,他們有可能團結起來,組成相對於權力集團的人民。
定義十,伴隨着城市化、工業化的出現而產生的城市工業文化;威廉姆斯說,這是一個早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就已經進入了英國人思想的文化。因為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從根本上改變了與大眾文化有關的各種關係。其實,大眾文化發展到後工業時代後,越發展現了其當代城市娛樂文化與產業文化的特徵。
定義十一,在後現代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異之後形成的當代文化形式。這是一種不再區分高雅與通俗差異的文化。原先意義上的精英文化將走向終結,代之而起的是經濟、政治、科技、商業與文化的全面滲透或互相交融。
定義十二,以當代電子高新科技為傳播媒介的,在時間和事件上同步的,全球化的文化。傳統的神話已經遠去,今天的神話是以電子媒介傳播的大眾文化。
擴展
新舊交替、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尚新心理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成就了文化時尚,並使之成為現代社會人們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費。文化時尚是指反映一定政治、經濟形態的。體現着文化某種發展趨勢的文化存在形式,它具有嶄新性、前沿性、活躍性的特徵。文化時尚總是與大眾傳媒緊密地粘合在一起,大眾傳媒是文化時尚生產、傳播的主要策源地。文化時尚能夠滿足人們的消費欲求,但由於文化時尚的形式大於內容,文化含量有限,再加上市場機制賦予其上的消費欲,文化時尚就存在着消解文化精神的傾向。因此,需要理性地、正確地加以引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