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鳳丫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連接大鳳丫蕨

大鳳丫蕨,特產雲南南部(屏邊、大圍山、阿達口),生疏林下路旁陰處,海拔1 100-1 300米。

  • 中文學名 大鳳丫蕨
  • 界 植物界
  • 門 蕨類植物門
  • 綱 蕨綱
  •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 目 真蕨目
  • 科 裸子蕨科
  • 屬 鳳丫蕨屬

大鳳丫蕨形態特徵

植株高大,達2.5米。葉柄長約1米,禾稈色,上面有溝,下面圓形,基部粗1厘米左右,有褐棕色披針形鱗片疏生,向上光滑;葉片長達1.5米,寬40-50厘米,卵狀三角形,下部二回羽狀,向上一回羽狀;側生羽片約12對,基部一對最大,長約55厘米,寬2.5厘米,長圓形,對生,柄長5厘米,一回羽狀;側生小羽片約8對,長12-15厘米,寬3厘米左右,闊披針形,急尾頭(尾長1-1.5厘米),基部圓形或圓楔形,無柄(上部的略與羽軸合生;第五對羽片三出,向上的單一,並逐漸縮短,頂生羽片最大,長20-25厘米,寬約4厘米;羽片全緣。葉脈兩面明顯,側脈頂端的水囊不達葉邊。孢子囊群延伸到側脈的4/5。

本種近似上一種,但植株遠較高大,基部羽片的小羽片多到8對,闊披針形,葉柄到葉軸均為禾稈色。[1]

大鳳丫蕨生長環境

大鳳丫蕨生長於海拔1100-1 00米處的疏林下路旁陰處。

大鳳丫蕨分布範圍

大鳳丫蕨特產於雲南南部屏邊大圍山阿達口)。

大鳳丫蕨繁殖方法

外殖體消毒方法:取孢子成熟的葉片作為外殖體,用洗潔精泡洗2次後,用自來水沖洗30分鐘,75%酒精浸泡30秒,用無菌水沖洗3次後,再用0.1的氯化汞液浸泡8分種,取出用無菌水沖洗6次後,然後把它剪成0.5厘米見方的小塊接種於孢子萌發培養基上。

方法:用MS作為基本培養基,添加蔗糖、瓊脂和活性炭。pH5.8-6.0,培養溫度為25±3℃,光照12小時,光強1000勒克斯。

孢子萌發:孢子萌發培養基為:1/2MS+活性炭3克/升+蔗糖20克/升+瓊脂8克/升。鳳丫蕨帶孢子的葉片接種下去後,到第59天孢子才陸續萌發,然後逐漸長成單個的葉片。在無菌條件下把成團的單葉分成同等大小接種在GGB誘導培養基上,MS+6-BA0.5毫克/升+NAA0.1毫克/升培養基,GGB誘導率高。下一步增殖分化出的苗粗狀整齊。

增殖與分化:將誘導成功的在無菌條件下分割成約0.1厘米大小的小塊,接種到MS+BA0.1毫克/升+NAA0.05毫克/升培養基上,7天之後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的GGB細塊除少數分割太小褐化死亡外,90%的細塊成活並繼續膨大,半個月,分化出5-6個GGB,有的GGB開始長葉。當原球莖分化出高1-1.5厘米的小苗時接人1/2MS生根培養基,14天後開始長根,30天的生根率為95%。[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