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別山五針松

大別山五針松(學名:Pinus dabeshanensisCheng et Law )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0.5米;樹皮棕褐色,枝條開展,樹冠尖塔形;枝灰紅褐色,粗糙不平;冬芽淡黃褐色,無樹脂。針葉微彎曲,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葉鞘早落。球果圓柱狀橢圓形,熟時種鱗張開,鱗盾淡黃色,有光澤,鱗臍不顯著,種子淡褐色,上部邊緣具極短的木質翅,種皮較薄。

分布於中國安徽西南部(岳西)及湖北東部(英山、羅田)的大別山區;在岳西來榜門坎嶺海拔900-1400米之山坡地帶與黃山松混生,或生於懸岩石縫間。

該種高大雄偉,挺拔蒼勁材質輕軟,樹脂多,經久耐用,是很好的山地造林樹種。大別山五針松是中國特有樹種,對松科樹種的遺傳進化發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992年10月被列為國家珍稀樹種第一批二級保護樹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目錄

主要價值

科研

為中國特有種,對研究松屬的系統發育有一定的科學意義。

經濟

大別山五針松與同類主要商品樹東北紅松相比,大多數物理力學指標均高於紅松[2]。材質輕軟,樹脂多, 經久耐用,可用於高級家具、室內裝飾、繪圖板、紡織器具、樂器、木模及建築門窗等方面 。

生態

大別山五針松具有較強的生長適應性,在長江中下游海拔700 m以上均可營造用材林,開發研究、推廣利用大別山五針松具有廣闊的前景。

保護措施

中國瀕危物種,僅殘存於大別山局部地區,1992年10月被列為國家珍稀樹種第一批二級保護樹種。

由於大樹不多,結果較少,種子又常受松鼠危害,林下雖有不同齒級幼苗、幼樹,但多數處於林下或灌木全中,壓抑現象嚴重,生長緩慢, 樹形彎曲,急需採取措施。

已在分布集中的岳西縣聞坳及南河設立社隊林場,開展保護和經營管理工作。建立母樹林,加強母樹保護及天然幼樹、幼苗的撫育管理,並 積極做好育苗造林工作。

分布範圍

該物種僅殘存於大別山局部地區,如安徽岳西、湖北羅田等地,多見於海拔800米至1350米的懸崖陡坡、山脊及溝谷兩側的坡地林中,喜歡雨量豐富、夏季多雲霧、冬季較寒冷的氣候。

視頻

大別山五針松 相關視頻

發現罕見大別山五針松種群

參考文獻

  1. 生物多樣性,湖北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
  2. 大別山五針松不同母樹林種子特性的比較,道客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