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化縣古河革命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化縣古河革命紀念館位於大化瑤族自治縣風光秀美的古河鄉古河街南山麓的巴廟山下,坐落在古河鄉中心小學校園內,原為「中國共產黨右江地方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桂西指揮部」、「中共右江地方委員會黨校」舊址,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2012年10月25日,該館被中共河池市委宣傳部、河池市委統戰部、河池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首批「河池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

簡介

古河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紅色之鄉」、「革命老區」、「將軍故鄉」、「文明之鄉」 、「民族文化之鄉」等諸多美譽。該鄉丹桂村還是參加過紅軍長征的已故共和國少將、原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央軍委「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獲授者覃國翰同志的故鄉。據史料記載,古河這片紅色的土地原屬都安西區的革命活動中心,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早在大革命時期,古河鄉壯瑤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揚團結拼搏、頑強作戰的民族精神,積極投身到為爭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戰爭中,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奏響了維護民族團結、爭取民族解放的嘹亮讚歌。為慰藉先烈,激勵後人,充分發揮古河桂西區指揮部舊址在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中的示範引領作用,2007年,縣委、縣人民政府多方籌集資金,從民間徵集革命文物,在革命遺址「紅樓」內籌建古河革命紀念館。紀念館通過分廳陳列實物、文字、圖片、史料等方式,真實、直觀、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各族群眾投身桂西區解放戰爭的輝煌歷程,展示了陳銘九、陳伯民、鄧無畏、覃道平等革命先輩和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展現了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解放奮不顧身,血肉奮戰,為國捐軀,英勇殺敵的大無畏精神,是大化壯瑤優秀兒女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前仆後繼、捨生忘死的歷史見證地,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2]、革命傳統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理想場所。

教育基地

河池市古河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命名成立,這是我縣民族工作領域的一大盛事、喜事,也是縣委、縣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建設的重大舉措和具體行動,對於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加快我縣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推動我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創新發展。

視頻

大化縣古河革命紀念館 相關視頻

河池海事局參觀河池市革命紀念館
河池的革命紀念館內,記錄着革命戰爭年代河池兒女可歌可泣的故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