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白葉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白葉藤

中文學名:大葉白葉藤

拉丁學名:Crytolepis sinensis

大葉白葉藤,中藥材名。本品為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白葉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乾。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用於肺結核咯血,肺熱咯血,胃出血,毒蛇咬傷,瘡毒潰瘍,疥瘡,跌打刀傷。

目錄

來源

功能主治

形態特徵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用法用量

相關論述 [1]

來源

本品為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白葉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乾。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用於肺結核咯血,肺熱咯血,胃出血,毒蛇咬傷,瘡毒潰瘍,疥瘡,跌打刀傷。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全株具乳汁;小枝通常紅褐色,無毛。葉對生;葉柄長5-7mm;葉片長圓形,長1.5-6cm,寬0.8-2.5cm,兩端圓形,先端具小尖頭,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無毛;側脈每邊5-9條。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比葉長;花蕾長圓形,先端尾狀漸尖;花萼5裂,內面基部有10個腺體;花冠淡黃色,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比花冠筒長2倍,向右覆蓋,先端旋轉;副花冠裂片卵圓形,着生於花冠筒內面;花粉器匙形,粘於柱頭上;心皮離生,花柱短,柱頭寬圓錐狀。雄蕊5。蓇葖果長披針形,長達12.5cm,直徑0.6-0.8cm。種子先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4-9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山地灌林叢中。

用法用量

鮮品3~5錢;外用鮮品搗爛外敷。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能。用於肺熱咳血、胃潰瘍出血等症;外用治跌打刀傷、瘡疥和毒蟲、蛇咬傷。

參考資料

  1. 大葉白葉藤,植物智, 20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