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竹節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竹節樹 |
為紅樹科、竹節樹屬植物。 喬木高10-14米,具樹脂;枝和小枝均粗壯,干時灰黑色,有明顯栓皮質的紡錘形皮孔。葉革質,闊橢圓形,長12-15厘米,寬5-9厘米,頂端短尖或凸尖而鈍,基部闊楔形。 產廣西、雲南;生於中海拔山谷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大葉竹節樹
- 拉丁學名:Carallia garciniaefolia How et Ho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桃金娘目
- 科:紅樹科
- 屬:竹節樹屬
- 種:大葉竹節樹
分布區域
廣西、雲南
形態特徵
喬木高10-14米,具樹脂;枝和小枝均粗壯,干時灰黑色,有明顯栓皮質的紡錘形皮孔。 葉革質,闊橢圓形,長12-15厘米,寬5-9厘米,頂端短尖或凸尖而鈍,基部闊楔形,全緣或中部以上有明顯或不明顯的小齒,葉柄粗厚,長1-1.5厘米;托葉早落,長1.8-2.6厘米;苞片闊卵形,長3-4毫米。 花序具總花梗,2-3次三歧分枝,連總花梗長、寬各3-6厘米;花無梗,具淺碟狀、邊緣有不規則的小苞片,常3-4朵簇生於小枝的頂部,盛開時花萼呈鐘形,長4-5毫米,寬4-4.5毫米,6-7裂,裂片三角形,長1.2-1.5毫米,基部寬1-1.2毫米;花瓣白色,有明顯的柄,近扁圓形,長1.2-1.6毫米,寬l.6-1.8毫米,邊緣皺褶和齧蝕狀,稍長於萼;雄蕊12-14,近等長;子房4-5室,花柱粗厚,略長於萼,柱頭4-5淺裂。果實未見。花期春季。
生長分布
繁殖方法
可試用種子繁殖或扦插法繁殖。
- 繁殖
扦插、分株、組培均可。如果靠分出母塊莖上產生的帶小球的小株來繁殖,大株每年僅能產生2-5株,繁殖係數較低,速度慢。組培的增殖係數不高,亦達不到快繁的目的。葉插的形式易生根,每成熟複葉上有15-25片小葉,如果用於繁殖,則可大大提高繁殖率。因此,生產上以葉插繁殖方式為主。
- 分株
4月份,當室外的氣溫達18℃以上時,將大的鋸葉竹節樹植株,抖去絕大部分宿土,從塊莖羊的結合薄弱處掰開,並在創口上塗抹硫磺粉或草木灰,另行栽種。注意栽種時不要埋得太深,以其塊莖的頂端埋在土下1.5-2cm即可。另外,根據鋸葉竹節樹塊莖上帶有潛伏芽的特點,可將碩大的單個塊莖分切成帶有2-3個潛伏芽的小塊,待其創口愈干後,再將其先埋栽於稍呈濕潤的細沙中,待切割開的小塊莖長成獨立的植株後再行栽種。
- 葉插
選擇健壯、濃綠、肥大的成熟複葉作為扦插材料,如能帶一段葉軸作插穗,較容易形成新的較大的塊莖,效果更佳。產業化生產時用葉片扦插。大葉柄也可扦插,但插穗來源有限。從中苗剪取老葉扦插,在取葉片時要考慮不破壞株型。將插穗用250mg/L的引哚乙酸或萘乙酸浸泡過夜或黏土混粘葉柄或葉基,基質用粗草炭:河砂=4:1或細草炭:珍珠岩:河砂=3:1:1,插前把基質的pH值調整到5.8-6.2。容器用5㎝的小膠杯,小膠杯不要與土壤接觸。扦插時用扁平的工具先把基質扒開,再放入葉片。 不要用手把葉片強行插入基質中,這樣容易損傷葉柄的傷口和葉脈。扦插時葉平放或立插,插後把基質稍稍擠捏緊,使基質與葉片充分接觸。插後用花灑過一次透水,保持光強在12000-15000lux、相對濕度在80->85%、溫度在18-32℃。以後每三天或在基質表面見干時用噴水一次。維持基質稍呈濕潤狀態即可,切不可過分潮濕,否則引起插穗腐爛,導致扦插失敗。約一周後長根,3周後長小塊莖,10周後開始逐漸出葉。50-60天後葉柄或葉柄基部出現膨大,隨後側部長出粗壯的新根。出根後,很快形成根群。出葉後按肥-水-水-肥-水-水進行灌溉,肥液的EC值為1.0-1.2mS/cm。22周後開始轉12×13㎝的黑膠杯,進入正常管理。
- 移植
當插穗形成5條以上根時,從扦插床上取出栽培在基質盆中,插穗形成一定根系時,根部中間逐漸膨大形成球狀小塊莖。塊莖逐漸增大。部分較幼嫩的扦插葉上盆後由於高溫或水分管理不好會枯死,但塊莖能成活。老熟葉和帶總葉柄插穗能保持綠色和活力。少量塊莖當年出芽會長出粗壯的新芽並生長。
栽培方法
- 種子育苗
種子採集和貯藏 果實在尖峰嶺林區1~2月成熟,成熟果實呈淺紅色,即可採集。據調查9年生母樹產果量4~6kg,出種率一般為l6%~20%。因果實的果皮和果肉富含糖份與澱粉等多種養分,易遭病菌為害。固此,採回的果實,應及時除去果皮和果肉,將種子洗淨風乾。 種子宜濕藏,作法是:用含水量30%左右的椰渣或細沙與種子1:1均勻混和,裝入黑色塑料袋中,置於陰涼通風處,可貯藏5~7個月。
- 播種
播種季節園地而異。海南島南部秋、冬季為宜;北半部春、秋季為宜;廣東省北緯20°以南地區一般在春季為宜。苗圃地要選擇在排水良好、陽光充足、土壤肥沃、含沙量較大的田地。播種可用條播和撒播。條播行距20~25cm。每條約10粒,每畝用種量15~20kg;撤播每畝用種量20~25kg。
- 苗期管理
種子播種後15~20d發芽出土。發芽率可達85%以上。苗高8~10cm後,可進行間苗,留苗株行距20cm×20~25cm,間出的苗可移入營養袋中培育。幼苗每隔10~20d施一次稀薄氮肥水肥。苗高1m可出圃造林,或按株行距1m×1m移植於圃地中,培育綠化大苗。
- 移栽繁殖
首先,要從保護資源出發,在天然更新苗木過密的地方選苗。 第二,帶土團移栽。選取高2~2.4m(切干高),地徑4~8m的大苗,帶土團挖起,土團大小視苗木大小而定,一般直徑約40m,長35cm左右,把土團放進尼龍口袋綑紮,供運輸; 第三,假植。把苗木運出置於有蔭棚的苗圃中,行式排列,然後用0.1%高錳酸鉀溶液淋透土團,消毒殺菌。 第四,管理。假植後應勤澆水,每天早、中、晚用噴霧器各噴水一次。管理得當,成活率一般達90%以上。經25~30d假植,苗木開始萌櫱。50~70d能長出新根,100~120d即可出圃。
造林方法
- 人工造林
播種苗高1m時可出圃造林。荒山造林,以穴狀造林為主,穴寬30cm×30cm×35cm,株行距2.5m×2.5m或3m×2m,每畝110株左右。造林季節:海南島北半部春季或秋季。南半部雨季(7~9月)造林。
- 四旁綠化
竹節樹屬陽性樹種,在全光照下生長健壯,冠幅較大。城市道路綠化時,栽植以株距5m為宜。四旁綠化,宜用大苗。苗高3~3.5m。地徑4~8cm,需帶土移栽。若園圃地為沙壤土,不能挖成土團,則可裸根起苗,但最好把苗木裝入40cm×35cm×50cm的尼龍口袋,如野生苗假植那樣,假植0~70d後再移出定植方能取得高的成活率。 從苗圃移栽綠化大苗,起苗時必須剪去60%的枝葉,以減少水份蒸騰。綠化季節海南一般以春、秋季為好,但冬季也可以進行。
主要價值
本種生長較慢,偏陽性,對土壤要求不苛,在岩石裸露的溪傍也能生長正常。木材質硬而重,紋理交錯,結構頗粗,心材大,暗紅棕色而帶黃,邊材色淡而帶紅,有光澤,色調不鮮明,乾燥後容易開裂,不甚耐腐,可作樂器、飾木、門窗、器具等。[1] 該種木材邊材淡黃白色,易腐,心材淡紅色,堅固,有光澤,紋理細緻,易施工,是家具、裝飾雕刻和小建築物的良好用材;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