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蛇泡簕(大葉蛇泡簕)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蛇泡簕(大葉蛇泡簕)

大葉蛇泡簕,莖直立,具刺。葉互生,邊緣常有鋸齒,有葉柄;托葉與葉柄合生,不分裂,宿存或着生在葉柄基部及莖上,離生、常分裂。花兩性,稀單性而雌雄異株;花瓣5;雄蕊多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大葉蛇泡簕

拉丁學名; Rubus alceaefolius Poir.

別稱; 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簕、九月泡,周毛懸鈎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薔薇目

科; 薔薇科

亞科; 薔薇亞科

屬; 懸鈎子屬

形態特徵

(1)藤狀灌木,枝、葉柄、花梗有鈎刺,密生鏽色絨毛。

(2)葉互生,葉大,長可達5~15厘米,葉形掌狀,一般有深淺不一的裂3~7個。背面密生灰白色或銹色軟毛,脈上常有鈎刺。

(3)花粉紅色。果球形,熟時紅色,是由多個小果組成的聚合果。

生長環境

喜生於路旁、村邊、灌木叢中。

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湖南、貴州、雲南、江西

主要價值

版本一:大葉蛇泡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狗頭泡、老虎泡、八月泡

【來源】薔薇科懸鈎子屬植物,粗葉懸鈎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以根和葉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祛淤。用於肝炎,肝脾腫大,口腔炎,乳腺炎,痢疾,腸炎,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研粉撒敷患處。

版本二:大葉蛇泡簕

【摘錄】《常用中草藥手冊》

別名: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簕、九月泡。

採集加工

藥用根、葉,全年可采。洗淨,切碎,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淡平。活血去瘀,清熱止血

主治用法

1)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2)治療血紅蛋白尿;(3)乳腺炎;(4)外傷出血;(5)口腔炎。

每用干品5錢~1兩,水晶煎服。口腔炎,煎水含漱;外傷出血,用粉末撒患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