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香薷 (中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香薷 (中藥)

大葉香薷,中藥材名。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疏花薺苧的全草。功能主治為:

①《常用中草藥配方》:祛風順氣,溫中止痛。治傷暑腹脹,痧氣作痛;痔瘺下血。外用殺蟲止庠。治濕疹風癢,滴蟲性陰道炎。

②《廣西植物名錄》:散寒發表,祛風止癢。治感冒發熱,皮膚濕疹,瘙癢,熱痱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大葉香薷漢語
  • 名稱;Da Ye Xiang Ru
  • 別名;熱痱草(《廣西植物名錄》)

目錄

1 來源

2 性味歸經

3 功能主治

4 形態特徵

5 分布區域

6 生長環境

7 用法用量

8 相關配伍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疏花薺苧的全草。

性味歸經

《常用中草藥配方》:苦微辛,溫平,

功能主治

①《常用中草藥配方》:祛風順氣,溫中止痛。治傷暑腹脹,痧氣作痛;痔瘺下血。外用殺蟲止庠。治濕疹風癢,滴蟲性陰道炎。

②《廣西植物名錄》:散寒發表,祛風止癢。治感冒發熱,皮膚濕疹,瘙癢,熱痱。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摹本,高20~62厘米。莖方形,被有向下的柔毛。葉對生,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而全緣,邊緣有尖鋸齒,兩面均有金黃色腺點,葉柄長。花輪集成間斷的總狀花序,頂生;有苞片,無柄,苞片較花柄長,卵狀披針形至卵形,先端漸尖,下面和邊緣上均有長柔毛;花萼鍾狀,6齒裂;花冠小,唇短,淡紅色或紅色。小堅果球形,平滑或有網紋。

分布區域

分布我國中南部。

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溝旁、溪澗邊及山坡樹叢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相關配伍

①治傷風感冒:大葉香薷、紫蘇各三錢,生薑二錢,四季蔥二根,水煎服。

②治傷暑嘔吐,頭痛腹痛:大葉香薷、厚朴、白扁豆各三錢,十大功勞葉五錢。水煎服。

③治痔瘡腫痛:鮮大葉香薷,鮮白花石蠶、鮮鴨跖草。搗爛敷患處。

④治陰道作癢:大葉香薷、桉葉各二兩,煎水二斤,沖洗陰道。

⑤治皮膚濕疹:鮮大葉香葡、鮮旱蓮草、鮮山礬葉、鮮志木樹葉,共搗爛,絞汁外搽。(選方出《常用中草藥配方》)[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