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龍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龍角,稀有種。又名麻波羅,常綠喬木,高10至20米,胸徑20至35厘米。花果並存,果熟一般在5至7月,或10至12月。種子油與進口的大風子油相近,均含同類的大風子酸、副大風子酸、告爾酸等,可供醫藥用,有科學意義和經濟價值。零散分布於雲南及廣西部分地區,多生於海拔150至1200米的狹谷和潮濕的密林中。

植物價值

大葉龍角為中國珍貴用材樹種,中國特有種,國家三級珍稀瀕危植物[1]。素以材質優良而聞名,在古老的建築中,如北京十三陵有2人合抱的楠木柱,經久不腐。干形通直,木材芳香耐久,淡黃色,有香氣,材質緻密堅韌,不易反翹開裂,加工容易,削麵光滑,紋理美觀,為上等建築家具,工藝雕刻及造船之良材。武夷山白岩的楠木船棺,其年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不朽。

大葉龍角常見散生於天然雜木林中,40年代初,福建省農林研究所曾在永安採集大葉龍角種子藏於壇中,翌春播種,發芽力強。50年代後,許多國營林場相繼試種,其中,三明、莘口林場已營造較大面積大葉龍角,尤溪國有林場營造杉楠混交林達130多hm2,生長良好。

現狀及保護

稀有種。又名麻波羅,僅雲南南部部分地區有分布,由於這些地區農墾事業的發展,原有植被大部被毀壞,種群數量大減,有的地區已經絕滅,應積極加以保護。

保護價值

大葉龍角是熱帶植物區系的重要成分之一,中國僅有此1種,分布區狹小。種子油與進口的大風子油[2]相近,均含同類的大風子酸chaulmoogricacid、副大風子酸hydnocarpicacid、告爾酸gorlicacid等,可供醫藥用,有科學意義和經濟價值。

保護措施

本種多分布在保護區之外,果實尚未成熟時,被當地民族采作藥用。建議有關部門對現存的植株應加強保護,積極採種、栽培,以利保護物種和永續利用這一藥用植物資源。

分布範圍

產雲南南部、廣西南部。生於潮濕的山坡、溪邊灌叢中。越南也有分布。

零散分布於雲南勐臘、江城、金平、屏邊、河口及廣西西南部龍州大青山。多生於海拔150-1200米的狹谷和潮濕的密林中。老撾越南也有分布。

參考文獻

  1. 中國稀有瀕危植物,道客巴巴,2014-02-18
  2. 大風子油,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