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埔海濱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埔海濱公園(Tai Po Waterfront Park)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大發街,鄰近大埔工業邨、富善邨及廣福邨,與位於南面的元洲仔公園對望,由林村河河口分隔。大埔海濱公園於從填海得來的約22公頃土地上興建,為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前區域市政局管理。

歷史

大埔海濱公園於香港回歸前為完善公園的擴展部分,可以分為海濱花園及海濱公園兩部分,分別於1994年及1997年建成,耗資2億1千萬港元興建[1],於1997年6月25日由時任區域市政局主席林偉強主持揭幕。

設計

大埔海濱公園的最大特色為整座公園仿如座落在一座山丘上,以中央部分為最高點,向四周伸展。此外,園內設有一座香港回歸紀念塔位處當年英國軍隊接管新界時之登陸地點,遊人可以登上塔上了覽大埔海濱公園之全景,遠眺八仙嶺及馬鞍山的景色。香港回歸紀念塔高32.4米[2],分上下兩層,為螺旋形設計,以木材為建築材料,充滿返樸歸真的自然感覺。

2007年6月25日新界鄉議局在園內豎立「回歸十周年紀念雕塑」,與十年前落成的回歸紀念塔互相輝映,雕塑約高18米,由雕塑家文樓設計,以「中」字為造型,底部由金銀兩柱並立撐起,代表兩個制度的共存。

2015年3月4日,居住在大埔的香港藝術家劉錦紅,觀察到代表一國兩制的金色和銀色因隨時間流逝而日久失色,污漬使其變得邋遢及模糊,於是帶同能迅速回復閃亮光潔的清潔劑,清潔及修復紀念雕塑。

到2015年5月,大埔海濱公園盡頭的碼頭空地畫出全港最大的5D地畫,由20位青年藝術家、Omni Art組合,以及超過200名青少年、新來港人士、少數族裔及婦女製作而成,地畫呈現了海洋生態及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席開幕禮,與一幅中華白海豚合照時,被網民批評林鄭無力進行保育,更引發改圖。

設施

除香港回歸紀念塔外,大埔海濱公園內有長達1,200米的海濱長廊、660個座位及上蓋的觀景台、600個座位及瓦遮頭的露天劇場、草地滾球場、緩跑徑、昆蟲屋、自然生態花園、西式花園、模型船水池以及香港少有的風箏場等等。

公園外設有單車亭,提供單車作租用,遊客可踏單車前往沙田,沿途欣賞吐露港景色,亦可於沙田公園交還單車。

大埔海濱公園是康文署特定六個可舉行婚禮的康樂場地之一,准新人可選擇婚禮在草坪或露天劇場舉行婚禮。

視頻

大埔海濱公園相關視頻

香港大埔海濱公園
大埔航拍-公園美景

參考文獻

  1. 大埔海濱公園,驢窩戶外網,2009-08-28
  2. 香港回歸紀念塔,攸遊記,201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