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天

大天,佛教人物。小乘制多山部開祖。佛陀入滅後二百年頃之人。初從外道出家,為賊住外道之領袖,後舍外道,歸正道,名大天。於大眾部出家,博學多聞,行狀高邁,住於制多山,教化門徒,因評議大眾部五事及制戒授受之義,而分立出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異部宗輪論、異部宗輪論述記](參閱『制多山部』3085) 又唐吏部尚書別稱。見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四、第十五條「官稱別名」。

人物介紹

印度部派佛教大眾部的始祖

音譯作摩訶提婆。生於佛滅後百餘年。其傳記有兩種,一為大眾部所傳,一為上座部所傳。根據大天之敵對部派上座部所傳,大天為中印度秣突羅國的商人之子,顏容端正。長大後,曾犯殺父、殺母、殺比丘之三逆罪,後深悔前非,一日至摩揭陀國雞園精舍,因聞一比丘誦『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而發心出家學道。

大天天資聰慧,出家後不久便通達三藏文義,又因善於言詞、化導,波吒梨城人大多歸向之。無憂王(阿育王)得知,屢次召請入宮恭敬供養,並令說法。關於阿羅漢證果的果位境界,他主張五種新說,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大天五事』。教團因此而分為贊成五事的大眾部及反對五事的上座部兩派。是為部派佛教之始。相傳大天示寂時,王及城中士庶慾火葬之,但火不燃,後依一占師之言,灑以狗糞,火炎忽發,瞬間即燒成灰燼,繼而風暴至,灰燼飄散無遺。此上所述,因系大眾部之對立部派──上座部之傳說,故對大天頗有微詞。

另外,又傳大天為摩哂陀之師,奉目犍連子帝須令,至摩醯娑慢陀羅國(Mahis!aman□%d!ala)傳法云云。對於大天犯三逆罪的傳說,後人多以為系上座部相承的說法。其他諸傳,則多以為大天為高德僧。三逆事件乃為貶抑大天所捏造的誣衊之詞。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雲(大正43·1b)︰

『大天名高德大,果證年卑,王貴欽風,僧徒仰道,既而卓犖無侶,遂為時俗所嫉,謗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中略)既生此謗,乖角紛紜,故言滅後,魔事紛起,競名譽利,今古所同,虛中構架。』

制多山部的祖師

生於佛滅後二百年左右。初從外道出家,後舍邪歸正道,名大天。於大眾部出家,博學多聞,行狀高邁,居於制多山,教化門徒。後因評議大眾部的五事及制戒授受之義,於是分立出西山部、北山住部等。其教義主張菩薩不脫惡趣,供養窣堵波等非情之法不得大果。

另有一說,謂當時摩揭陀國民悉歸佛法,無顧外道者,外道因此衣食不足,乃私自剃髮,與出家眾同住(此稱賊住),受學三藏,但時起紛爭,阿育王乃集眾檢校。然另有數百外道,既聰明博達,亦曉三藏大義,若再除之,恐壞佛法,遂令徙住他處,造伽藍使住之,其中即有一人名大天,多聞博識,為此等賊住比丘之首云云。

牌九中的大天

牌九中點數最大的一張牌。

大天的解釋

唐 代吏部尚書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吏部尚書為大天,禮部為大儀。」[1]

參考來源

  1. 大天,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