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家小書:中國史學入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家小書:中國史學入門

《大家小書:中國史學入門》為史學泰斗顧頡剛70年代口述,何啟君整理的史學著作。當時,顧頡剛已年屆高齡,因此凝聚了他一生從事史學研究的經驗和心得。因為是口述,讀來親切。而文風平實,介紹全面,足以引領讀者輕鬆、快速地進入史學殿堂。

基本內容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出版社

開本:32

ISBN:9787200084412、7200084417

出版日期:2011年2月1日

書名:大家小書:中國史學入門

作者:顧頡剛 何啟君

頁數:300頁

語種:簡體中文

品牌: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類型:人文社科

內容簡介

《大家小書:中國史學入門》:閱讀大家經典、感受大家風範、普及大家知識、傳承大家文化。

作者簡介

顧頡剛(1893—1980),江蘇蘇州人,著名歷史學家。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齊魯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教授,以及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中國科學院(後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上古史、民俗學、歷史地理學等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生平著述宏富,出版有《古史辨》、《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原名《漢代學術史略》)?《三皇考》、《史林雜識》、《吳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中國歷史地圖集》等。

圖書目錄

序言

三版前言——新消息

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1.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2.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

(1)商

(2)周、秦

(3)漢

(4)三國、兩晉、南北朝

(5)隋、唐、五代

(6)宋、遼、金

(7)元

(8)明

(9)清

3.各民族神話中的祖先

(1)盤古開天闢地

(2)三皇五帝的各種說法

(3)夏、商、周的傳說和歷史

二 經書、子書和戰國古書

1.最早的中國文字

2.經書漫談

(1)《詩經》

(2)《尚書》

(3)《禮經》

——《儀禮》

——《周禮》

——《禮記》

(4)《春秋經》

——《左傳》

——《公羊傳》

——《轂梁傳》

(5)《孝經》

(6)《論語》

(7)《孟子》

(8)《爾雅》

(9)《易經》

(10)經書雜論

3.說說諸子百家

(1)《墨子》

(2)《楊孑》

(3)《莊子》

(4)《老子》

(5)《韓非子》

(6)法家

(7)《管子》

(8)陰陽家

(9)名家

(10)雜家

(11)諸子雜論

4.經書、子書以外的戰國古書

(1)《竹書紀年》

(2)《穆天子傳》

(3)《國語》

(4)《戰國策》

(5)《逸周書》

(6)《世本》

(7)《山海經》

(8)《楚辭》

三 中國史書

1.《二十四史》

2.《史記》

3.《漢書》、《後漢書》

4.史書續談

四 雜史

1.漢朝雜史

2.六朝雜史

3.唐朝雜史

4.宋代雜史

5.元代雜史

6.明代雜史

7.清朝雜史

五 經學、漢學

六 清代古學整理、考據學

七 史料學與考古學的結合

八 略談中國古代社會

九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

十 中國宗教史略

十一 中國哲學史略

十二 中國歷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後記

修訂再版後記

校訂後記

三版校訂後記

後記

一九九二年七月,何老在收拾陳年的筆記本時,發現了一本褐色的筆記本,是顧頡剛先生講述中國歷史的記錄。他非常高興地把這個新發現,打電話告訴我,讓我分享這份喜悅。當時他要去秦皇島休養兩個月,說要在休養期間,把它整理出來。等他休養回來,果然已全部整理好,交給了出版社。出版社又把整理稿和筆記本都送給了我。要我像以前那樣做些校訂工作。我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

打開筆記本和整理稿,我先仔細看了一遍,發現從內容到順序,都和顧師日記中記載的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三十日七次所講的「中國民族史概要」、「三皇、五帝問題」、「古代史料(經學部分)」、「戰國諸子」、「經、子外戰國書籍八種」,完全相吻合。這本筆記無疑就是這幾次講史的記錄。

可是,這裡卻冒出了一個難題,因為新發現的筆記本中的「中國民族史概要」和初、二版的第七章的「『中國』、『中華民族』之淵源」,一看目次就明顯地感到重複了。這是什麼道理呢?難道這個問題顧師講了兩次,但這是不可能的。為此,我把兩處的內容詳加核對,並認真閱讀初、二版的第六章「略談中國古代社會」,再查看顧師的日記,特別是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三日的日記,「為啟君、自清、真園講『母系社會的遺留』與『中國文學的流變」』的記載,細細琢磨分析得知顧師日記中所說的「母系社會的遺留」,即何老整理成的「略談中國古代社會」,這章末尾說,「還可看到一點點母系氏族社會時所遺下的痕跡」,就是明證。至於初、二版的第七章「『中國』,『中華民族』之淵源」,它的末尾則說:「我們要說的中國古代社會、古中國、古中華,簡略說說就這麼些吧!」可見,顧師是把它們作為相關聯的問題合在一起講的。因此,第七章應跟第六章合在一起,我就在三版的目次中刪去原第七章的章名。這樣可能更合於顧師講史時的原貌。這次褐色筆記本中的顧師講史記錄,無論從內容來看,或從講述的時間順序來看,都應列在最前面,所以目次的順序也作了一些更改。

顧師為何老講史雖是系統的講述,但畢竟是憑記憶的口述,不能像寫文章那樣謹嚴,因此,內容上有缺漏和詳略不一,體例上也不嚴格,這些地方都保持原貌,未加補充、調整和改動,我的校訂工作,跟上一次一樣,主要是改正引用原文和記錄時造成的一些差錯,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由於水平的限制,應該校訂而遺漏的在所難免,敬請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指正。

今年是顧頡剛先生誕生一百周年,出版社特出此書三版,以資紀念。

王煦華 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

序言

「大家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書的作者是大家;二、書是寫給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讀物。所謂「小書」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顯得小一些罷了。若論學術性則不但不輕,有些倒是相當重。其實,篇幅大小也是相對的,一部書十萬字,在今天的印刷條件下,似乎算小書,若在老子、孔子的時代,又何嘗就小呢?

編輯這套叢書,有一個用意就是節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知識。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補習,遂成為經常的需要。如果不善於補習,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補這,明天補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讀書當成吃補藥,還會失去讀書時應有的那份從容和快樂。這套叢書每本的篇幅都小,讀者即使細細地閱讀慢慢地體味,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可以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如果把它們當成補藥來吃也行,劑量小,吃起來方便,消化起來也容易。

我們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想做一點文化積累的工作。把那些經過時間考驗的、讀者認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於泯沒。有些書曾經暢銷一時,但現在已經不容易得到;有些書當時或許沒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時間證明它們價值不菲。這兩類書都需要挖掘出來,讓它們重現光芒。科技類的圖書偏重實用,一過時就不會有太多讀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還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學則不然,有許多書是常讀常新的。然而,這套叢書也不都是舊書的重版,我們也想請一些著名的學者新寫一些學術性和普及性兼備的小書,以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大家小書」的開本不大,讀者可以揣進衣兜里,隨時隨地掏出來讀上幾頁。在路邊等人的時候、在排隊買戲票的時候,在車上、在公園裡,都可以讀。這樣的讀者多了,會為社會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學習的氣氛,豈不是一件好事嗎?

「大家小書」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說明原委。既然這套叢書標示書之小,序言當然也應以短小為宜。該說的都說了,就此擱筆吧。[1]

參考文獻

  1. 中國史學入門豆丁網,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