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平瑤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平瑤族鄉位於賀州市平桂區西南部,距市中心64公里。[1]

中文名稱:大平瑤族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廣西賀州市

下轄地區:平桂區

電話區號:0774

郵政區碼:542812

面 積:217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賀州站

車牌代碼:桂J

簡介

轄6個行政村,其中3個是瑤族村,2004年末總人口1.34萬人,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4%。該鎮森林、礦產、水利、旅遊資源豐富,林業用地有24.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2.2%,活立木儲蓄量62萬立方米。主要農產品有木薯、筍乾、香菇、八角蜂蜜腐竹、中藥材等,其中大平腐竹在賀州小有名氣,八角暢銷全國各地。礦產有黃金、石英石、銅等。豐富的水資源可規劃興建10多座中小型電站,裝機容量可達 1.5萬千瓦時。

為實現農民人均擁有一畝竹子、一畝藥材、一畝速生豐產林和四畝八角這個目標,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格局。2004年底,全鄉已有竹子11500畝,藥材4000畝,速豐林5585畝,八角21802畝。2004年全鄉生產總值491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346萬元,工業總值為1258萬元,第三產業產值10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0元。大平瑤族鄉依託自身優勢,招商引資成績顯著,改革開放25年來,累計建設大項目200多個,總投入資金2.6億元,其中招商引資項目80個,引進外資1.2億元。全鄉5個行政村已實現農村電網改造。 該鄉多次榮獲全國和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大平瑤族鄉下轄以下地區:

大平村、宗文村、威竹村、裡頭村、古那村、龍槽村。

基礎建設

「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每個村屯山腳下;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彎彎曲曲,延伸至一戶戶農家門口;一座座平整的石板橋,架起了大河兩岸群眾的『民生路』……」這是大平瑤族鄉藉助國家惠農項目建設之「外力」,有效激活人民群眾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之「內力」,大力建設新農村取得的喜人成效。

大平瑤族鄉地處邊遠山區,大山多平地少,交通、橋樑、水利等基礎設施滯後,長期制約着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延緩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發展步伐。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緊緊結合鄉情,加強爭取上級黨委、政府實施政策傾斜,依託危房改造、「村村通水泥路」、「一事一議」、水利大會戰等項目,以國家惠農項目建設牢頭,以發揮群眾新農村建設熱情為鋪墊,有機整合「國力」與「民力」,着力打造了一個個新農村建設新亮點,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熱切期盼的重點、難點問題。宗文村吉洲口組新農村建設點樓房整齊劃一,室內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室外四周綠樹環繞,為人民群眾建設了一處安全、美觀、生態宜人的新居環境;古那村栗子寨通了水泥路,修建了人畜飲水池,農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群眾住進了安全舒適的水泥樓;龍槽村、威竹村、裡頭村相繼實現了「組、屯通公路」的目標,修建了多座橋樑,並拓寬湯竹口至義仁、吉洲口至吉洲尾等村屯路,瑤胞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闊;古那村利合寨建起了文化中心樓、籃球場,組建了文藝表演隊、籃球隊,逢年過節開展文體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這是邊遠山區瑤鄉悄悄發生的新變化,也是人民群眾看到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2011年,該鄉273戶農民告別了「泥磚房」,住進了新樓房;3000多農民告別了昔日捲起褲角過河的歷史,走上了平整的大橋;建設了人飲工程18座,2000多人喝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據了解,該鄉2011年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1500多萬元,項目涉及農村住房、人畜飲水、鄉村道路和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視頻

航拍山清水秀的大平瑤族鄉,位於廣西賀州市山區,這裡真的很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