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慈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慈寺也叫古大聖慈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東風路一段,建於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公元622年玄奘年滿二十歲,正式在此寺受具足戒,唐玄宗曾賜額「敕建大聖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為清順治同治年間陸續重建。

中文名:大慈寺

外文名:Daci Temple

著名人物:玄奘

修建年代:清順治至同治年間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四川省成都市

開放時間:8:00-17:30

門票價格:免費

建議遊玩時長:1小時左右

歷史價值

該寺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印度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推算,當為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距今已有1600多年。 大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系清代順治後陸續重建。殿宇有天王、觀音、大雄諸殿及說法堂、藏經樓等。大雄殿、藏經樓以峽石為柱,雄偉壯觀。寺內殿宇宏麗,院庭幽深,古木參天。現內設茶園、棋苑、名小吃店。

唐宋時期的大慈寺,是中、韓、日三國佛教學術交流的中心。唐代新羅國(今韓國)無相禪師,原為新羅王子,開元十六年(728年)到長安,受到唐玄宗召見,後入蜀參拜智詵、處寂禪師。玄宗幸蜀,復獲召見,並命重建成都大慈等寺。

該寺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印度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推算,當為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距今已有1600多年。 大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系清代順治後陸續重建。殿宇有天王、觀音、大雄諸殿及說法堂、藏經樓等。大雄殿、藏經樓以峽石為柱,雄偉壯觀。寺內殿宇宏麗,院庭幽深,古木參天。現內設茶園、棋苑、名小吃店。

唐宋時期的大慈寺,是中、韓、日三國佛教學術交流的中心。唐代新羅國(今韓國)無相禪師,原為新羅王子,開元十六年(728年)到長安,受到唐玄宗召見,後入蜀參拜智詵、處寂禪師。玄宗幸蜀,復獲召見,並命重建成都大慈等寺。

寶剎歷寶剎歷史

建寺時間

成都大慈寺,始建於魏、晉,極盛於唐、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規模宏大、高僧輩出、世傳為「震旦第一叢林」。此寺的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印度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推算,當為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距今已有1600多年。

唐宋時期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師玄奘從長安到成都,隨寶暹、道基、志振等法師學習佛教經論。武德五年(622年)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律院受戒並坐夏學律。玄奘在成都四五年間,究通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講經,為蜀人所景仰。玄奘不以此為滿足,乃泛舟三峽,取道荊州至長安,實現他赴西天取經之壯舉。 唐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攻陷長安,唐玄宗避難成都。玄宗見大慈寺僧人英干在成都街頭施粥,救濟貧困百姓,並為國家祈福。他深受感動,乃為英干敕書「大聖慈寺」匾額,賜田一千畝。並欽點雲遊至蜀的原新羅國(今韓國)三太子無相禪師親自督建成凡96院8542間、規模宏大的皇家寺院。 [1] 貞元十七年(801年),韋皋鎮蜀,擴修大慈寺普賢閣,又鑿解玉溪流經寺前,使大慈寺環境更趨完美,成為唐代頗具聲望的講經勝地。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高僧知玄(悟達國師)講經於普賢閣下,聽眾每日達萬餘人。


唐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題額,故「不在除毀之例」,是當時成都唯一保存下來的佛寺,也是當時蜀中規模最大的佛寺。由於唐玄宗、唐僖宗先後幸蜀,許多著名畫師也聚集成都,使成都繪畫之風大盛。僅在大慈寺中,就有壁畫千餘堵,留下作品的全國知名畫師多達六七十人。據宋代李之純《大聖慈寺書記》載:「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聖慈寺之盛。」宋代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等書,對大慈寺壁畫作者及內容也多有記載。宋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與其弟蘇轍游大慈,對唐代佛畫大師盧楞伽的作品倍加讚賞,稱大慈寺壁畫「精妙冠世」。


宋人認為是第455尊羅漢轉世,是淨眾、保唐禪派的創始人。宋代道隆禪師,十三歲出家於大慈寺,在寺學成之後,淳祐六年(1246年)率徒東渡日本,首傳禪法,後嵯峨天皇特召謁見,並敕遷建仁寺。道隆在日本三十二年,弟子眾多,其名望可與唐代鑒真和尚相比。道隆示寂後敕贈「大覺禪師」,為日本有禪師諡號之始。 大慈寺在唐宋極盛時,占有成都東城之小半,是當時成都的遊覽名區,每逢廟會更加熱鬧。大慈寺附近商業繁榮,寺前形成季節性市場,如燈市、花市、蠶市、藥市、麻市、七寶市等。同時,解玉溪兩岸還形成夜市。從《方興勝覽》「登大慈寺前雲錦樓觀錦江夜市」和田況詩《登大慈寺閣觀夜市》的記述中,說明了宋代大慈寺附近夜市的盛況。夜市習俗,一直沿襲到近現代。

明清時期

宣德十年(1435年),大慈寺毀於火災,明末復毀。清順治間重修,知府冀應熊為書「大慈寺」匾額。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重修,中軸線上建築為山門殿、彌勒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說法堂及藏經樓、接引殿(1958年辟東風路拆除),兩旁建築為客堂、齋堂、禪堂、戒堂等,共占地四十餘畝,山門殿上方,刻有四川按察使黃雲鵠榜書「古大聖慈寺」石匾;各殿堂石柱上,刻有清代名士顧復初等撰書的楹聯。

現代

1981年,公布大慈寺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改建大慈寺為成都市博物館。2003年底,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大慈寺恢復開放籌備小組。2004年4月8日,大慈寺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6月25日,大恩大和尚榮膺成都大慈寺中興第一代方丈。[1]

文化價值

古剎墨寶

現在山門上的「古大聖慈寺」五字,落款日期為光緒六年(1880年)臘月初八,距今已一百二十多年,這說明該匾並非民間傳說的唐玄宗或唐熹宗所書的御匾。古匾高約70厘米,長約3米,為紅石雕刻而成。年款為「光緒六年佛成道日」(即農曆臘月初八),落款為「楚蘄黃雲鵠書」。其兩旁各有一小石匾,分別刻有「真解脫門」、「大光明路」字樣。

名畫和銅像

歷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響的文物是名畫和銅佛。據專家評價:該寺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和罕見的藝術寶庫。據宋代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及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等史料記載:該寺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2幅,佛經變像114幅。宋蘇軾曾譽為「精妙冠世」。宋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特別是描述五代時四川著名和尚貫休的《渡海羅漢圖》(平等閣藏《中國名畫集》(1934年上海有正書局出版)上冊第七幅所繪)最為有名。原藏家狄平子在原畫左邊有一題記:「此幅原絹上,有僧來復題云:蜀僧貫休臨唐盧稜伽過海羅漢圖,藏在成都大聖慈寺六祖院內羅漢閣。後五百年弟子來復遊方過此,恭觀敬題。云云」;據說,該寺的銅佛、石佛也曾有大小數百尊。均先後被戰、亂所毀。其中,最有名的有兩尊:一尊毀於1927年;一尊曾保存至解放後。

民間故事

宋代尚書侯繼圖,在成都做官時的政績並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倒是他游大慈寺的一段奇妙姻緣傳為詩中佳話。宋人的《玉溪論事》記載說:侯繼圖即使做官,也保持着溫文爾雅的儒士風範,時常光顧成都的文化名勝大慈寺。 「一日秋風四起,(侯繼圖)倚欄於大慈寺樓,有大桐葉,飄然而墜。」上有詩云:拭翠斂雙蛾,為郁心中事。

搦管下庭除,書成相思字。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

書向秋葉上,願逐秋風起。天下有心人,盡解相思死;

天下負心人,不識相思意。有心與負心,不知落何地。

而且,葉上的字體也十分秀美。於是,候繼圖將題詩桐葉帶回家珍藏起來。五年之後,候繼圖娶了成都一位豪門閨秀任氏為妻。任小姐不僅美麗聰慧,而且精通詩文,但時常為這場不由自主的婚姻悶悶不樂。一次,任小姐無意中發現題詩桐葉,極為驚訝。這正是她五年前游大慈寺時,在桐葉上寫下的詩。她把題詩桐葉拿到侯繼圖面前,問道:「此是妾書葉時詩,爭(怎)得在公處?」侯繼圖回答說:「在大慈寺閣上倚欄得之。」任小姐開心地笑了。侯繼圖接着又說:「即知今日聘君非偶然也。」從此,夫妻倆恩愛有加,侯繼圖也是官運亨通。

從侯繼圖與任小姐的故事,聯想到了《本事詩》的記載:唐代詩人「顧況在洛東門,坐流水上,得梧葉上詩云: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顧況第二天也在桐葉上題詩: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
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將其投向流經皇宮的小溪。過了十餘日,有人又得詩:
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流取次行。
並拿給顧況看。顧況見之,不禁黯然神傷、搖頭嘆息。《唐詩紀事》說詩人盧渥從御溝也拾得一首絕句: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還有《青瑣高議》,以及《侍兒小名錄》都有類似的記載。這一切皆讓人倍感淒涼。而發生在成都的桐葉題詩,則讓人感到幸福。故事反映出古代文人心目中的成都,總會給人們帶來心想事成的快樂。

慈善活動

大慈寺慈善會為貧困戶送年貨 每天節省3角錢,一年就有120元。把這些錢用在公益事業上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成都大慈寺愛心濃濃。大慈寺菩提功德會募集善款2萬元對錦江區百戶貧困家庭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新春「奉獻愛心、情暖人間」慈善慰問活動。為錦江區書院、合江亭等3個街道轄區百戶生活貧困的家庭一一送上了慰問物資。

捐贈活動主要惠及錦江區的貧困戶,有低保戶、有空巢老人、有殘障人士。「真的很感謝菩提功德會的幫助,讓我們能夠過個好春節。」已經83歲的黃仁華大爺年老多病,子女又不在身邊,當他接過慰問品時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連聲說「謝謝」。此外,對於不能來捐贈現場的一些貧困戶,大慈寺菩提功德會還親自挨家挨戶把慰問品送到他們手裡,接過捐贈的米、油等生活用品以及春節慰問款,貧困戶們心裡都樂滋滋地。

大慈寺菩提功德會相關人士介紹,大慈寺菩提功德會成立兩年,已經有兩千多名會員,他們每天節約3角錢,每年把節約下來的120元錢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

實用信息

門票

無需門票

開放時間

8:00-20:00;素餐廳:10:00-14:00,17:00-19:00

交通信息

  • 成都市內各大車站到大慈寺的乘車路線(最快捷):
  • 起點:成都東站——步行至 成都東客站西廣場站,乘坐 4路,在東風大橋站下車,步行至 大慈寺;
  • 新南門汽車站——乘坐 301路,在東風大橋站下車,步行至 大慈寺;
  • 成都公交集團五桂橋客運站——步行至 五桂橋公交站,乘坐 4路(,58路,81路),在東風大橋站下車,步行至 大慈寺;
  • 北門車站——步行至 梁家巷站,乘坐 28路,在紅星路二段站下車,步行至 大慈寺;
  • 成都高筍塘長途汽車站——步行至 高筍塘站,乘坐 18路(或166路),在紗帽北街站下車,步行至 大慈寺;
  • 茶店子公交站——乘坐 4路,在大慈寺站下車;
  • 金沙車站——步行至 金沙公交站,乘坐 81路,在大慈寺站下車;
  • 成都十陵客運站——步行至 十陵公交站,乘坐 301路,在東風大橋站下車,步行至 大慈寺。

視頻

成都大慈寺

參考文獻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