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果假瘤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果假瘤蕨

中文名稱:大果假瘤蕨

拉丁學名:PhymatopsisintegrifoliaChing

別稱:葛氏費蕨、大果假茀蕨、石韋、大果假密網蕨

界屬:植物界、假瘤蕨屬

門綱:蕨類植物門、薄囊蕨綱

目科:水龍骨目、水龍骨科

種:大果假瘤蕨

大果假瘤蕨附生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3-4毫米,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邊緣全緣。

信息

種中文名:大果假瘤蕨

種拉丁名:Phymatopteris griffithiana (Hook.) Pic. Serm.

科中文名:水龍骨科

科拉丁名:Polypodiaceae

屬中文名:假瘤蕨屬

屬拉丁名:Phymatopteris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藏、四川、貴州、安徽

國外分布: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和錫金也有分布[1]

形態特徵

葉遠生;葉柄長約5-15厘米,禾稈色,光滑無毛;葉片披針形,長約10-25厘米,寬約3-4厘米,通常中下部或近基部最寬,基部闊楔形,頂端短漸尖,邊緣全緣或波狀,有加厚的軟骨質邊並向背面反卷。側脈兩面明顯,小脈不明顯。葉革質或厚紙質,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大,圓形,在中脈兩側各一行,緊靠近中脈或較靠近中脈着生;孢子表面具刺狀紋飾。

生長環境

附生樹幹上或石上,海拔1300-3200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西藏、四川、貴州、安徽。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和錫金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北部。

藥用價值

一、

【藥 名】:大果假瘤蕨

【拼 音】:DAGUOJIALIUJUE

【來 源】:為蕨類植物藥水龍骨科植物大果假瘤蕨的全草。

【功 效】:清熱止咳 涼血解毒。

【主 治】:用於肺熱咳嗽、惡瘡腫毒、瘰癧、腸風等。

【性味歸經】:微酸、苦,寒;肺、肝、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外用:適量,煎水洗。

【別 名】:葛氏費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大果假茀蕨、石韋(《新華本草綱要》、大果假密網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安徽、四川、廣西、貴州、雲南、西藏。

【拉丁名】:大果假瘤蕨 Phymatopsis integrifolia Ching

【考 證】:始載於《蕨類名詞及名稱》。[2]

二、

【名稱】:大果假瘤蕨

【別名】:葛氏費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大果假茀蕨、石韋(《新華本草綱要》、大果假密網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大果假瘤蕨Phymatopsis integrifolia Chin9的全草。分布於安徽、四川、廣西、貴州、雲南、西藏。

【摘錄】《蕨類名詞及名稱》

【性味歸經】

微酸、苦,寒;入肺、肝、大腸三經。

【功效作用】

1.清熱止咳,用於肺熱咳嗽。本品味酸可斂,苦寒能清熱,入肺經,故能清瀉肺經之熱而止咳。

2.涼血解毒,用於惡瘡腫毒、瘰癧、腸風等。本品味苦性寒,入肝經血分,故有涼血而清熱鋸毒之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克;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酸、苦,性寒。有清熱止咳、涼血解毒的功能。用於肺熱咳嗽、惡瘡腫毒、瘰癧、急性結膜炎、淋濁、腸風。」[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