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武杜鵑 |
中文名稱:大武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tashiroi 別稱:塔西洛杜鵑 科:杜鵑花科(Ericaceae) 屬:杜鵑屬(Rhododendron) 種:大武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tashiroi Maxim. |
大武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tashiroi Maxim.):是常綠灌木, 高1.5—4米,稀達6米。葉革質,2-3枚輪生枝端,橢圓狀倒卵形或菱狀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齒,中脈在上面下凹,下面除凸起的中脈被毛外,其餘無毛。花冠淡玫瑰紫色,鍾狀漏斗形,裂片5,開展,長圓形或頂端有凹缺,具深紫色斑點,比花冠管短,無毛。蒴果狹卵球形,長9-13毫米,密被扁平棕褐色毛。 產於中國台灣西南部(大武山有記錄)。
生於海拔500米的常綠闊葉林林緣。日本南部的九州至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五椏果亞綱
亞科:杜鵑花亞科
亞屬:映山紅亞屬
組:假映山紅組
分布區域:台灣西南部(大武山有記錄),日本南部的九州至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 高1.5—4米,稀達6米;分枝多,纖細,幼枝疏被棕褐色柔毛,後近於無毛。
葉革質,2—3枚輪生枝端,橢圓狀倒卵形或菱狀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2—6.4厘米,寬1—3.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初時兩面被扁平灰褐色毛,不久上面無毛,亮綠色,有皺紋,中脈在上面F凹,下面除凸起的中脈被毛外,其餘無毛; 葉柄長 3—6毫米,密被貼伏的扁平棕褐色毛。花芽卵球形,鱗片闊卵狀圓形,先端微具尖頭,沿中脈或向頂端具糙伏毛,其餘無毛。
傘形花序具花1—5朵;花梗長6—11毫米,密被扁平亮灰褐色柔毛;花萼具5小齒,被棕褐色柔毛;花冠淡玫瑰紫色,鍾狀漏斗形,長和寬均為2.5—3.5厘米,裂片5,開展,長圓形或頂端有凹缺,具深紫色斑點, 比花冠管短,無毛:雄蕊10,稀12,不等長,與花冠近於等長,花絲無毛; 子房卵球形, 長3毫米, 密被亮灰褐色貼伏柔毛, 花柱向先端變粗,無毛。
產地生境
產於中國台灣西南部(大武山有記錄)。生於海拔500米的常綠闊葉林林緣。日本南部的九州至琉球群島也有分布。[2]
生長習性
杜鵑花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3]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紮,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4]
主要價值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5]
參考來源
- ↑ 大武杜鵑Rhododendron tashiroi Maxim.,植物通
- ↑ 大武杜鵑,有道網
- ↑ 杜鵑花生長習性和栽培技術,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
- ↑ 大武杜鵑,有道網
- ↑ 大武杜鵑,有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