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沙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沙錐

中文學名:大沙錐
學名:Capella megala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Aves
目: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鷸科Scolopacidae
屬:沙錐屬Capella
種:大沙錐 C. megala
命名者及年代(Swinhoe)

大沙錐 虹膜: 褐色。

嘴:褐色; 腳: 橄欖灰。

模式產地: 天津

旅鳥: 中國 [1]

形態特徵

體型略大(28厘米)而多彩的沙錐。兩翼長而尖,頭形大而方,中央冠紋、眉紋與頰淡黃褐色;嘴長。背、肩和翼上覆羽黑褐色、黃褐色及黃白色組成斑駁;胸側、脅、腹側具褐色橫斑。腹部白色。尾羽具寬的棕紅色次端斑,端緣黃白色。飛羽黑褐色;小覆羽、中覆羽黃褐色,具黑褐色斑。飛行時尾長於腳,翼下缺少白色寬橫紋,翼上無白色後緣,翼下缺少白色寬橫紋。初級飛羽長過三級飛羽。春季時胸及頸較暗淡。[2]

生態習性

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晚上、黎明和黃昏活動,白天多匿藏在草叢和蘆葦叢中,直到危險臨近時才突然衝出和飛起。飛行快而敏捷,通常呈直線飛行,很少在飛行中疾速轉彎。食時常將細長而易彎曲的長嘴插入泥地中搜覓食物。有時也直接在地面啄食。

覓食:蠕蟲、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

鳴聲: 粗啞喘息的大叫聲,似扇尾沙錐但音較高而不清晰。通常只叫一聲。

棲息環境

沼澤濕地、河湖岸邊和水田等地。

生長繁殖

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針葉林或落葉闊葉林中的河谷、草地沼澤地帶。非繁殖期則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湖泊、河流、水塘、蘆葦沼澤水稻田地帶。[3]

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繁殖於東北亞;冬季南遷至婆羅洲北部、印度尼西亞,並遠及澳大利亞。 分佈狀況:遷徙時常見於中國東部及中部,越冬在海南島台灣廣東香港,偶見於河北。

保護級

列入中國國家重要動物物種保護名錄。[4]

視頻

視頻:

中田鷸 (大沙錐) Swinhoe's Snipe ,Taiwan 31/08/201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