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河鎮位於富源縣城南部,東與貴州相連;南交營上鎮;西與墨紅毗鄰;北抵中安鎮。鎮政府所在地腦上村,距縣城22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341米,最低海拔1700米,全鎮屬溫帶季風氣候,主導風為東南風,年平均氣溫13.8℃,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雨量1186毫米。年降雨量2.87億立方米,年平均日照1819小時,日照率41%。全鎮區域面積24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83.7%,有耕地4.65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67畝。[1]

2018年7月3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合格名單」,大河鎮在列。

鎮情簡介

大河鎮位於 富源縣城南部,東與貴州相連;南交營上鎮;西與墨紅毗鄰;北抵中安鎮。鎮政府所在地 腦上村,距縣城22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341米,最低海拔1700米,全鎮屬溫帶季風氣候,主導風為東南風,年平均氣溫13.8℃,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雨量1186毫米。年降雨量2.87億立方米,年平均日照1819小時,日照率41%。全鎮區域面積24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83.7%,有耕地4.65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67畝。大河鎮轄腦上、庵子沖、黃泥、白馬、磨盤、篆灣、圭山、格宗、黃竹、起堡、長坪、白岩、大河、青龍、銅廠、恩樂、挑擔17個村委會,211個村民小組,313個自然村。全鎮境內自然資源和物產豐富,畜、煙、煤、糧為四大支柱產業,糧食作物主要有稻穀、玉米、麥豆等,經濟作物有烤煙、水果、乾果,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銻、銅等,在磨盤落田村還有儲量較大的金礦 。[2]

經濟收入

2010年社會生產總值達13.5億元,比2009年增長9.8%,其中農林牧漁總產值3.15億元,增長21%;農村經濟總收入6.4億元,增長16.15%;糧食總產26300噸,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1億元,比2009年增長30.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25萬元,比2009年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283萬元,比2009年增長28.61%;銀行存貸款餘額為22528萬元、19380萬元,分別增長16.12%和25.03%;農民人均純收入4050元,比2009年增576元,增長16.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

糧經作物

以「發展農業、建設農村、富裕農民」為主題,千方百計帶領群眾圍繞全鎮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建基地、育產業、抓增收,重點抓好路沿、區域和特色三大農業經濟,全力推進以大河烏豬、煤炭、烤煙、魔芋、蔬菜、核桃等為主的特色產業向規模經營化、商品市場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百年一遇旱災小春糧食基本絕收情況下,着力抗災保春耕促增收,推廣實用技術,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投資120萬元推廣實用技術,使良種、地膜、良法和中耕管理配套實施,完成糧食播種面積5621公頃,優質品種及配套綜合技術推廣1800公頃,間套種573.33公頃,高產示範樣板693.33公頃,種植地膜包穀1077.8公頃,引進示範玉米中單808、靖豐8號等新品種32個。種植蔬菜1066.67公頃,總產值1920萬元;魔芋240公頃,產值1946萬元;烤煙505.33公頃,收購總產值1537萬元。深入推進大河烏豬產業發展,大河烏豬肥豬和仔豬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年末飼養能繁優質母豬2.23萬頭,出欄肉豬18.2萬頭,提供優質仔豬39.82萬頭。加強動物疫檢力度,產地檢疫開展面、動物及產品檢疫監督面和免疫防疫密度達100%,實現肉類總產21581噸,畜牧業總產值達1.81億元。強化森林資源管護,栽植核桃300公頃,速生豐產林200公頃,義務植樹33萬株,中低產林改造13.33公頃,建成沼氣池300口,新增銀杏飲料、生豬屠宰、睿智養殖基地、落田魔芋加工廠等4個農業龍頭企業集鎮建設堅持走「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繁商,以商帶農」的路子,爭取國家開發銀行政府信用貸款資金430萬元,自籌60萬元修建集鎮過境公路(長治大街)長1000米,寬32米,鋪瀝青路面9451.59平方米,安裝路燈60盞,綠化3000平方米,安裝排水管道2400米,鋪設人行道小板7260平方米,栽植行道樹900株,至2004年11月底工程已全部竣工,加強街道管理和城鎮監察,徹底改變了街道「髒、亂、差」的局面,初步實現了鎮黨委、政府提出的高起點「建設小城鎮、樹立新形象」的目標。[3]

固定資產投資

強化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圍繞解決群眾行路、吃水、用電、上學、住房等民生困難,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交通建設上,大土(大河至營上土地坡)格宗段、茨白(茨托至白岩)通村公路竣工投入使用,大扒(大河至扒弓)公路3月底投入使用。

水利建設上,完成各類安全人飲工程37件,其中2009年度安全人飲工程12件,2010年第一批安全人飲工程19件、第二批安全人飲工程3件、新農資項目3件,有效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困難16850人,完成集鎮供水管網規劃設計。

校舍建設上,投資500餘萬元建成恩樂、水草灣、挑擔小學3個二期學校危改和鎮二中學生食堂建設項目,建築總面積4246平方米,有力解決5129名學生的上學、食宿難問題,投資200餘萬元完成鎮一中、二中學生運動場柏油硬化改造和19所中小學校舍的綠化、亮化和美化。

集鎮建設上,完成第三輪小集鎮規劃修編工作,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12個,生豬屠宰場竣工投入使用,大河農貿市場和建築建材交易市場建設穩步推進,集鎮綜合功能不斷增強。

新農村建設上,完成15個扶持村和37個「一事一議」村級公益事業項目建設,上扒弓、沖頭村2個易地搬遷項目加快實施,全面推進關雞坪、鄧家魚塘、小山坎、大地頭、龔家灣5個「四新」工程建設,黃泥上堡子新農村建設成效極為顯著,群眾譽稱為「連心工程」,發揮了典型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投入344萬元完成農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348戶,解決1266人的住房困難,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銅廠、格宗、白馬、青龍、大河5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整體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集鎮建成區總面積達2.2平方千米,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小城鎮。

扶貧工作

大河鎮以溫飽村建設為重點,以解決溫飽問題為中心,重點抓好省級重點扶持村格宗,省級溫飽村銅廠阿馬寨,市級溫飽村青龍深灣溝的扶貧開發項目和安居工程。全鎮完成安居工程任務3戶,解決貧困人口溫飽1500人,鞏固低收入人口溫飽2000人,群眾返貧率控制達5%以內。堅持鎮直機關掛鈎聯繫村和黨員幹部結對幫扶,推動了扶貧濟困各項措施的落實。

科教文衛

該鎮利用職業教育「三加一班」、「三位一體」學校、成技校,黨的理論知識培訓班、農村實用技術巡迴培訓班等,共培訓28起5100人次。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發放各類資料2500份,舉辦科普展覽2期,共350人次參展,全鎮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92期,受訓1.14萬人次。創建黃泥村委會、白岩小海子村民小組、白馬磨刀石一社3個科技示範村,抓了四個不同的典型,即:「科普富民示範村(黃泥綜合示範村)、白岩蔬菜研究會、黃泥養豬協會、箐口科普文明村。

全鎮現有普通中學2所,在校學生4400人;村完小21所,教學點24個,在校學生1.17萬人;幼兒園1所,在園兒童176人;幼兒學前班16個,在讀幼兒1778人;現有公辦教師601人,代課、代工70人,入學率初中達97.1%,小學達99.8%。投入「普六」143萬元,完成了黃泥、圭山、黃竹三所小學建設,2004年已投入使用,投入排危資金347萬元,排除危房2230平方米,同時還投資45萬元用於校園建設。屬「西發」項目的大河小學、白岩小學2004年已投入使用。 庵子村「雲南省軍休希望小學」的建設正有序進行。在抓好硬件設施的同時,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2004年參加中考936人,被曲一中錄5人,曲二中11人,民族中學1人,高中錄取436人,中專類146人,共被上級學校錄取599人,全縣綜合排名第一。

2004年全年完成新聞節目88條,在省、市黨報黨刊登宣傳大河的圖片、文字新聞75篇,辦宣傳欄24期,廚窗36期,通過文化宣傳報道,提高了大河的知名度。廣播電視發展迅速,全鎮用戶累計達1280戶,投資6萬餘元架設大河至庵子沖有線電視光纜工程,開通5個村民小組的有線電視,解決200餘戶群眾看電視難問題。

現有衛生院一所,醫務人員22人,計生服務人員5人,村級衛生所17所,鄉村醫生61人,衛生工作堅持「以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貫徹以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有效地控制了傳染病及地方病的發生。預防工作取得成效,兒童入保980人,單項接種麻苗96.75%,百白破97.64%,卡介苗99.04%,脊灰疫苗98.42%,四苗覆蓋率90%,進一步加強了傳染病監檢工作力度,加大衛生執法強度,並對集鎮內從事餐飲業人員進行全面的體檢,杜絕了傳染源,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婦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強,孕產婦保健覆蓋率達100%,高危管理182例,新法接生率達91%,住院分娩率達61%,共體檢兒童4868人次。

郵政電訊

大河鎮投資90餘萬元架通青龍、挑擔的通訊光纜,開通了聯通公司130移動電話、電信通等及廣電寬帶互聯網,農產品信息網,全鎮電話用戶2700戶,普及率16%。寬帶網用戶24戶,挑擔、圭山、白岩、篆灣、起堡分別建成中國移動機站,大大方便群眾與外界的聯繫。

特色經濟

銀隆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活酸菜、干酸菜、芹菜、醃菜、蘿蔔蕨等14個系列產品,遠銷香港、美國、澳大利亞,在2001年昆交會上,經澳大利亞、美國、香港美食專家品嘗後讚不絕口,2002年在杭州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國家輕工部金獎,經輕工部、雲大、昆工專家論證,可將酸菜汁、芹菜汁深加工成飲料系列產品,發展潛力無限;大河竹器,全鎮共有11個品種的竹產品,年產量190噸,其中簸箕、背簍、圍子、糞箕已銷往省內外,用紫竹製作的葫蘆絲、蕭、巴烏等15種樂器,遠銷上海、蘇杭、重慶等地,與全國100多個文工團有業務往來;全鎮17個村委會都種柿子,主要產地為白岩、大河、庵子沖、腦上、黃泥、篆灣等村,柿子成熟後,經發酵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柿餅長年保存,香甜可口,深受大廣大消費者歡迎; 大河土煙(旱煙)因口感好、香味濃,在全省範圍內較出名,在外工作人員常常把旱煙作為禮品送給喜食土煙者。還有 「五香豆」、花椒、葛根、香蒜、等土特產品,價格昂貴,實用價值高的虹鱒魚也落戶大河圭山,飼養面積達七畝,現有成品魚40噸,銷往昆明,每公斤售價高達80元。

榮譽記錄

2018年7月3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合格名單」,大河鎮在列。

相關視頻

大河鎮大河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