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坡池位於台灣,花東縱谷中的台東縣池上鄉。原名「大陂」,又稱「大埤」,是台灣內陸淡水草澤地,曾以「池上垂綸」列為臺東十景之一。由於天然環境良好,因此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每逢夏季時可賞滿池粉嫩的荷花,而周邊更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大坡池景色優美宜人,適合放鬆休閒,是來臺東旅遊不可錯過騎鐵馬、放空的好地方。
大坡池為池上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池,水源則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末端的伏流,也是秀姑巒溪的源頭之一。在日本統治時期,大坡池的湖面比現今還要廣闊,孕育出豐富的淡水魚蝦,在波光粼粼、雲煙繚繞的湖面上,時常可見一葉扁舟漁夫撒網如詩般的畫面,不僅被列為臺東十景之一,早期的池上便當裡的魚蝦佳餚,更是來自大坡池。
湖光山色的大坡池,雖不復見當年池上垂綸的人文景色,卻能讓人在夏季時參加竹筏季,體驗早期漁民遊湖捕魚的艱辛,欣賞別有一番姿色的大坡池。 [1]
簡介
大坡池在每年七、八月時,會舉辦大型的「竹筏季」活動,每個周末都會有竹筏的體驗活動,是相當富有古意和樂趣的遊湖方式。遊客乘著竹筏在湖上悠然自得的欣賞美麗風光,穿梭在一片片荷葉中間,彷彿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2]
大坡池面積約28公頃,是一處天然濕地,可供鳥類、魚蝦棲息繁衍。池上鄉即因位大坡池北而得名。早年居民網捕池中所產的魚蝦,與池上米一起製成香Q軟糯的飯包,供給往來客旅需要,從此聲名大開;如今池中魚蝦雖已不再用來入菜,但「池上飯包」已成便當業的金字招牌。[3]
池上鄉為花東縱谷著名的魚米之鄉,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北臨花蓮縣富里鄉,南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米為貴,魚則來自大坡池。大坡池又名池上大埤(陂),為秀姑巒溪上游舊河道偃塞後之遺跡,標高在260~270m間,其主要水源來自新武呂溪伏流以及人工水圳灌溉附近水田後的溢流水,池水則由排水口向北流出,成為秀姑巒溪源頭之一。
日據時期,大坡池湖面遠較今日廣闊,面積達53公頃,湖沼內魚、鰻、蝦豐富,荷花、菱角遍生,附近不少住戶以捕魚為業,波光粼粼、寒煙澹澹的湖面,常見一葉扁舟漁翁撒網之詩般畫面;岸邊則不乏執竿靜坐之釣客。此外湖區水鳥甚多,且為台灣水雉最大棲息地之一,民國49年(1960年)評選台東十景,「池上垂綸」亦名列其中,惜好景難久,因湖沼已進入濕生演替後期。
民國60年代(1970年代)幾次大颱風導致池水日淺,以及水利單位加大北側渠道宣洩湖水,俾利圍湖闢田,天然淤塞加上人為因素介入,促使水域面積急劇縮減,短短二十餘年光陰,即淪為滿水4公頃,枯水2公頃的小濕地。[4]
而在2019年9/14(週六)下午2:00~4:00在池上大坡池音樂館,即興、泛音詠唱界的傳奇人物 ~Mark Van Tongeren (馬克·范·湯格鄰 ),帶著滿場的聽眾以自己的聲音,初步體驗瑜珈修練的奧秘。主講者Mark Van Tongeren馬克.范.湯格鄰是荷蘭籍聲音探索家。對藝術、科學與耐人尋味的音樂傳統有深入的研究。 馬克在劇場、音樂、與舞蹈製作有25年的經歷,為荷蘭萊登大學表演藝術博士。[5]
鄰近景點
美麗的花東縱谷,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包圍下,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踏上花東縱谷的土地,空氣中充滿大地的芳香,其中,伯朗大道、大坡池、武陵綠色隧道、鹿野高台、關山鎮等更是旅客來到臺東不可錯過的人氣景點,尤其伯朗大道因拍攝了咖啡廣告而大受歡迎,被譽為是1條「翠綠的天堂路」,廣大翠綠的稻田,路旁沒有1支電線桿,不僅有著拍照的好景色,更能帶著心靈遠離塵囂,體驗放鬆的純粹。
臺灣4面環海,海岸線各有特色,卻沒有任何1處海岸線能像台11線的海岸如此原始、自然。無論從南迴公路繞行至臺東,或由北部下行至東海岸,沿途經過的三仙台、加路蘭遊憩區、金樽遊憩區、東河橋風景區等,都美到令人屏息。其中,位於東河鄉的金樽遊憩區,可俯瞰金樽灣,遠方的陸連島和啤酒泡沫的白色浪花,堪稱百萬級的風景,若來到東河千萬不要只是走馬看花,不妨坐下來喝杯咖啡,吹吹太平洋的海風,看海、聽浪的頂級享受絕不會讓你失望。[6]
視頻
【[看見台東]台東 大坡池 大陴池】
【《大坡池的美麗殺機》客家新聞雜誌第596集】
【池上大坡池閒置空間變身古典樂殿堂】
【最新》台東大坡池蓮花盛開 劃竹筏體驗採蓮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