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王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王蛇

大王蛇,學名王錦蛇,又稱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黃頜等,是一種在溫帶很常見的大型蛇 ,無毒,靠自身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纏繞力來獵物。因為頭上有像王字的花紋而得名。

蛇體大,有着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快、飼養周期短、容易飼養和孵化等諸多優點,很多蛇場或養蛇戶,特別是北方諸省區,大都以它作為無毒蛇的飼養對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王錦蛇

拉丁學名; Elaphe carinata

別稱; 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黃頜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動物亞門

綱; 爬行綱

目; 有鱗目

科; 游蛇科

屬; 錦蛇屬

英文名; Stink rat snake

外形特徵

頭背鱗縫黑色,顯"王"字斑紋;瞳孔圓形;吻鱗頭背可見;鼻間鱗長寬幾相等;前額鱗與鼻間鱗等長;頰鱗1;眶前鱗2(1),眶後鱗2(3);顳鱗2+2(3);上唇鱗8,3-2-3式;下唇鱗10(11或9),前4~5枚與頷片相切;背鱗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餘強棱;腹鱗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鱗雄77~83,雌42~84;肛鱗二分。

生活習性

大王蛇動作敏捷,性情較兇狠,爬行速度快,會攀岩

上樹。主要以鼠類、蛙類、鳥類及鳥蛋為主食,在食物短缺時甚至殘食同類。

生長繁殖

大王蛇蛇蛋由母蛇孵化,野生個體內可能含有大量寄生蟲---孟氏裂頭蚴。

分布範圍

國內主要分布於河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國外主要分布于越南。大多生活於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區。垂直分布範圍:300~2300m。[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