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大理农业学校)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音樂樓)原圖鏈接來自 邦博爾招生網 的圖片

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大理農業學校)創建於1956年3月20日,「文化大革命」中學校被撤消,1976年在賓川縣原棉校所在地恢復辦學,1991年1月學校遷入現校址。現校址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大理古城西,東迎洱海,西枕蒼山,南鄰天龍八部影視城,北依三塔,風光秀美,環境優雅。遷建後的大理農業學校,依然繼承了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凝聚着一代代農校師生員工以農為本、以農為榮的無私情懷,不屈不撓,團結拼搏,不斷推進着大理農業學校的穩步、健康發展。

學校簡介

建校52年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大理農業學校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州教育局、民宗局、農業局等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方針,緊緊依靠全體教職員工艱苦努力、團結協作、奮力拚搏,取得了顯著成績。校園面積316.5畝,學校建築面積達33902.01平方米,圖書館藏書達9.72萬冊,教學用計算機245台,配備有電子閱覽室、54座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學校固定資產已達3579.9萬元。現有在編教職工98人,離退休人員45人,在教職工中專職教師67人,高級講師23人,講師25人[1]全部為本科以上學歷。在校學生30個班,在冊在校學生1848人。

專業設置

開設種植、畜牧獸醫、茶藝、食品生物工藝、林業煙草土地管理、園藝、特種動植物生產、農田水利、農業推廣、旅遊、飯店服務與管理、計算機應用與維修、保安、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商務、電子電器維修、藥材生產與經營、服裝設計與生產等30多個專業及方向,形成了「食品生物工藝」省級骨幹專業和園藝、畜牧獸醫等特色專業,創辦了校辦企業——來思爾乳業。建校以來共培養全日制大專學生190人,中專學生7447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先後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許多人成為農業戰線的專家、技術骨幹和科技致富帶頭人。為大理州乃至全省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學校積極與農林高等院校聯合辦學,成立了雲南農業大學成教院大理分院,西南林學院成教院大理分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理教學點,承擔着成人農林高等函授教育任務,在冊專科、本科函授學員1458人,已畢業農學、動物科學、林學、園林專科1009人,畢業農學、林學本科353人。我校還與大理學院、省農職學院聯辦五年制大專班。學校建立了「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和「雲南省勞務輸出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大理農校職業技能培訓站和設在我校的「雲南省第171職業技能鑑定所」[2],積極為大理州機關、企事業單位、職業中學、下崗工人開辦職業技術等級培訓與鑑定,共培訓各類學員9485人次。2002年以來培訓鑑定7236人次。2003年學校被大理州教育局命名為「育人環境建設優級學校」,2004年1月30日,中共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大理農業學校為「省級文明單位」。2004年3月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7年3月經州人民政府批准,加掛「大理州民族職業學校」的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聲譽佳

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雲南省文明單位、雲南省首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雲南省第171職業技能鑑定所、滇西地區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雲南省省級園林單位。

設施全

校園占地316.5畝,有4466平方米功能齊備的綜合實驗樓,多媒體語音室、教學計算機、各類專業實驗實訓設備齊全,圖書館藏書9.7萬冊,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校外建立了19個實訓實作基地。

視頻

雲南省大理農業學校 相關視頻

雲南農業大學校學生會迎新晚會
雲南省紅河州農業學校2017年專業技能展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