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瑤鎮 |
中文名 :大瑤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長沙市 |
大瑤鎮,是湖南省瀏陽市轄鎮,位於湖南省瀏陽市東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三市(萍、瀏、醴)結合處,是瀏陽南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優秀鄉鎮、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綜合試點鎮、中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中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瀏陽市城鄉一體化建設規劃的區域中心城市。 全鎮經濟以花炮產業為主導,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炮及材料集散中心,同時也是花炮文化的發祥地--花炮始祖李畋誕生於此。2016年11月,楊花鄉併入大瑤鎮。
2016年10月,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2018年5月24日,大瑤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和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大瑤鎮為國家衛生鄉鎮。[1]
歷史沿革
大瑤鎮與澄潭江、文家市等周邊鄉鎮在春秋戰國時期皆屬吳楚邊界之地,在各鄉鎮境內均還有相關歷史遺蹟可尋。從2000年扁塘村新建花炮廠發掘的古漢墓群推斷,早在秦漢時期,大瑤就是瀏陽境內一個活躍的人口居住聚集地。東漢建安14年(公元206年),孫權析臨湘縣(今長沙)置"劉陽",大瑤地區開始隸屬瀏陽管轄。隋唐時期,大瑤人李畋發明爆竹,奠定了一千多年後大瑤經濟產業的基石。明清時期,大瑤地區制陶業發達,陶窯林立,以生產水缸類陶器聞名,因得名"大窯",後隨着制陶業中心轉移到南川河下游的醴陵境內,大瑤的制陶業日漸凋敝,逐漸為花炮產業所取代。
民國22年設大瑤鄉,新中國成立後,大瑤鎮行政多次變動,1950年廢鄉設大瑤區,1956年撤區並鄉復為大瑤鄉,1958年冬撤大瑤鄉設紅旗人民公社,1983年2月撤銷公社恢復鄉鎮制度,復設大瑤區(下轄6個鄉:大瑤鄉、金剛鄉、楊花鄉、山下鄉、大聖鄉、澄潭江鄉),1995年撤大瑤區並鄉,單列為大瑤鎮(1993年改鄉建鎮)。
地理位置
大瑤鎮位於湖南省東部,瀏陽市南部,地處於湘贛兩省(湖南、江西)三市(瀏陽、醴陵、萍鄉)結合處,東臨澄潭江鎮、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南接金剛鎮,西倚楊花鄉,北靠棖沖鎮、荷花街道辦事處。西距省會長沙市區82公里,距黃花機場62公里,北距瀏陽市區20公里,南距醴陵50公里,東距萍鄉市50公里。長瀏高速(在建)、106國道、319國道、310省道穿境而過。鎮域面積149.3平方千米(2017年),集鎮面積7.2平方公里(2013年),轄4個社區、6個村委會,共146個居民小區,總人口122756人(2017年)。
段經濟指標
大瑤鎮是瀏南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瀏陽南部經濟重鎮、全國花炮原輔材料集散中心、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示範鎮,瀏陽市城鄉一體化規劃的5個10萬人口小城市之一,也是花炮始祖李畋先師故里,素有"花炮之源"、"彩印之都"的美譽。2010年全鎮財政收入突破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4.58億元、人均純收入13856元;2011年實現財政收入1.17億元,地方收入突破4000萬元大關;2012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1%,地方收入達5490萬元;2013年實現財稅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地方收入為8730萬元,同比增長59%,創造了"大瑤速度",打造了新型城鎮化的"大瑤樣板",同年,"大瑤現象"被列入北大研究樣本;2014年實現財稅收入2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0645萬元,同比增長21.9%,成為全瀏陽唯一一個財稅過2億元的鄉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同比增長84.8%,規模工業總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億元,同比增長13.8%,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蓬勃向上、逆勢而上的良好勢頭。
2013年,中央正式將大瑤鎮納入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賦予其更大的職權和地位,以推動大瑤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大瑤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2014年,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賦予瀏陽市大瑤鎮等三個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重點在產業發展、規劃建設、項目投資、安全生產、生態環保、市場監管、市政交通、民生事業等八方面試點"強鎮擴權"。
2015年,湖南省政府與江西省政府在南昌市簽署《進一步推動湘贛合作框架協議》,明確進一步推動並加大湘贛重大戰略協作,加強重大通道建設、加強重大產業協作,將大瑤鎮在內的4個湘贛邊城鎮列為湘贛開放合作先行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