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白菜白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白菜白斑病

大白菜白斑病
原圖鏈接

大白菜白斑病是由白斑小尾孢引起的、發生在大白菜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葉片初生灰褐色圓形小斑,後擴大為淺灰褐色至白色不規則的大病斑,外圍有污綠色暈圈或斑邊緣呈濕潤狀,潮濕時斑面現暗灰色霉狀。

大白菜白斑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是大白菜的一種普通病害。長江流域春秋雨季均有發生;中國北方從8月中下旬開始,9月份為發病盛期。一般年份發病率20-40%,重病地塊或重病年份病株率可達80-100%,對生產影響較大。

大白菜白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選擇抗病品種、從無病留種株上採收種子、實行輪作、加強田間栽培管理和種子消毒。在發病初期還可以採用噴藥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大白菜白斑病

外文名: Chinese cabbage cercosporella leaf spot

大白菜白斑病
原圖鏈接

別 名: 白菜白斑病

病 原: 白斑小尾孢

為害植物: 大白菜

為害部位: 葉片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葉斑近圓形,淺灰色至白色,斑邊緣略呈濕潤狀或出現污綠色暈環,病斑顯得薄而近透明,易破裂,有的脫落成葉面穿孔。

發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種子上越冬。在溫度5一28攝氏度範圍內均可發生,但以ll一23攝氏度為最適宜,分生孢子的產生和萌發要求相對濕度60%以上,故溫暖潮濕、晝夜溫差大、霧大露重的天氣有利於發病。植地連作、過分密植,或肥水不足植株生勢衰弱的易發病。品種間抗病性差異一般表現為青梗比白梗抗病。[1]

病原特徵

大白菜白斑病病原為白斑小尾孢(學名:Cercosporellaalbo-maculans (Ell. Ev.) 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無橫隔,細胞間寄生。分生孢子梗從氣孔伸出,叢生,無色,正直或彎曲,短小,頂端圓截形,着生單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鞭狀,直或稍彎曲,具1-4個橫隔膜,大小(30-95)微米×(2-3)微米。該菌在PDA培養基上只長菌絲,不長孢子。

病菌喜偏低溫度、潮濕的環境,發病溫度範圍5-28℃;最適發病環境為溫度11-23℃、相對濕度8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為生長中後期,發病潛育期5-10天。除危害大白菜外,還可危害青菜、蘿蔔、芹菜、芥菜、蕪菁、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或越夏。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的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反濺或氣流傳播至寄主植物上,從寄主葉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出現病斑後,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白菜白斑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4-6月、9-11月。年內早春發病輕、秋季發病重,年度間春末夏初多雨或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秋季多雨、多霧、日夜溫差大、田間葉面結露重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基肥不足或氮肥偏少、長勢弱的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合理輪作。常年發病較重地塊實行3年以上輪作。

3、做好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15分鐘,冷卻後晾乾播種,也可用0.4%的福美雙拌種。

4、加強田間管理。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施足經腐熟後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使發病減輕。雨後排水,及時清除病葉,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體並深翻土壤。

5、藥劑防治。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隔10天左右噴1次藥,連噴2~3次,效果較好。[2]


相關視頻

「博寧」針對白菜白斑病【天津博克百勝科技】


春季大白菜病蟲害防治及管理技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