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美崑嵛山(譚金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美崑嵛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大美崑嵛山》中國當代作家譚金芸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美崑嵛山

(一)

花開崑嵛山。

仰面從三片含苞待放的白玉蘭花似的「三瓣石」下走過,沿石子小徑,看巍峨崑嵛山。每寸楊柳都飛花,每顆芽兒都如花,每株草兒都生花,每扇葉兒都似花,每條枝兒都繞花,每家門前都迎花,每方小院都探花,每面山坡都露花,每座山頂都擎花,每位姑娘都羞花……不禁想起文登詩人曲修明的詞,好像是「微雨杏林織錦,春風桃李含嫣。繁花千里連雲天,誰釀芳菲無限?」若非身臨其境,是萬不能寫出如此妥帖細膩之詞的。

「玉峰排海岳,雲錦散天花。」不知是哪位可愛的仙女,揚起了玉帝的調色盤,一瀉而下,萬紫千紅,一夜之間悄然潤開,一直溢到王母娘娘的洗腳盆里,莫不是這位仙女受了玉帝的指派,暗知王母娘娘將身着華服駕臨此地,有意給她一個亦真亦幻的驚喜?近看,是一點,一朵,一簇,一叢;遠看,是一樹,一片,一坡,一山。瞪大眼,整個崑嵛山就是那盛開於天地間的牡丹花,豐腴高貴,流光溢彩,舒展大氣,如噴薄而出的彩虹湮沒了雲際的銀河;眯着眼,絲絲縷縷的煙霞和深深淺淺的山花交融在一起,在芬芳的微風中輕盈地漾起層層漣漪。已被香花粉蕊迷醉了的遊人們,像一葉葉小小的扁舟,在柔軟無垠的花海中悠然漂流。漂向哪兒呢?應是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吧。元代張周卿朝拜崑嵛山後流連忘返,贊曰:「城廓山光翠欲流,人家疑與水相浮。直從西北天高處,行至東南地盡頭。三面波濤連大海,一隅形勢限中州。海風吹落無塵句,要向崑嵛頂上游。」今人和古人的感覺,何其相似!

崑嵛山,以風姿綽約的雍容之風怒放了。

(二)

花醉崑嵛山。

崑嵛山的花,都是含笑的。有淺笑的,有嬌笑的,有嬉笑的,有小聲竊笑的,有眉開眼笑的,有笑容可掬的,有談笑風生的,有哄堂大笑,有撫掌大笑的,有相擁而笑的,有靜思生笑的,有傾城一笑的,有相視一笑的,有彎腰一笑的,有抿嘴一笑的,有莞爾一笑的,有嫣然一笑的,有回眸一笑的,有遮面一笑的,有會心一笑的……就像徜徉於崑嵛山的鳥雀一樣,儘管花兒們笑的模樣千姿百態,但都是發自於心的自由、率真、灑脫與歡愉,讓每一位步入崑嵛山的人,無論是幸運的還是背運的,無論是身份高貴的還是一介草民,無論是遠方來的還是土生土長的,都像是崑嵛山上一朵獨一無二的花,從眉梢到心底,都盈着純真如山泉般清澈明淨的笑靨。人們感慨着吳均「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沉吟着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沉吟,忘卻了紅塵的悲歡離合與是是非非,怡然若天上的神仙。

崑嵛山的花,都是含情的。一朵花兒黯然落了,就有一枚果兒粲然在了。像接力似的,趕着趟兒墜成繽紛花雨,趕着趟兒綻出璀璨星空。落花有情,流水亦有意,噙着花香的泉水,長流不息,鱗光閃閃,韻若古曲,甘甜清冽,沁人心脾。遊人用手捧起來就可直接「咕咚咕咚」地喝,絕不用擔心會鬧肚子。喝罷神清氣爽,大有三碗不過崗的豪情和柔情。條條地下管道,將聖水汲入每家每戶,流進山民的一日三餐。山中長壽老人比比皆是,皆耳聰目明,鶴髮童顏,健步如飛,均說是常飲此水的緣故。用此水煮茶,據說茶香含着花香,可以醉人。人們都說,賞櫻桃花,就上崑嵛山;品櫻桃果,還來崑嵛山。櫻桃花,成為崑嵛山中大小村莊的村花;櫻桃果,成為櫻桃花衷心答謝山民的蜜果。「日啖櫻桃三百顆,不辭長作崑嵛人」,若是大文豪蘇軾來此過一回「櫻桃節」,他歌詠荔枝的詩篇定會如此改寫。瞧,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絡繹不絕的賞花人,讓真人馬丹陽眼中的「飢餐霞兮渴飲溪,與世隔兮人不知」的世外風情盡收眼底。民以食為天。此處的農家宴,不僅可以吃春芽、吃山草、吃野菜、吃肥根、吃家種菜、吃蟲蛹、吃松蘑、吃跑山雞、吃野鴨蛋、吃野生魚、吃黑豬肉,還可以吃花。油炸玉蘭花,金花一嘗,唇齒生香,滿口生津,令人垂涎;槐花包子,鮮汁一口,醇香綿長,回味無窮,更是一絕。淳樸的山民,像敬畏生命一樣捍衛崑嵛山的尊嚴,使其仍保留着原生態的自然風貌。崑嵛山,也以豐厚的物產、清新的氧吧和看不盡的奼紫嫣紅,源源不斷地回報人們的呵護和厚愛。

崑嵛山,以情深意長、原汁原味的鄉土之風怒放了。

(三)

花動崑嵛山。

崑嵛山的花,都會吟詩作畫。古往今來,崑嵛山吸引了無以數計的僧家道眾和文人墨客,或銘碑刻石,或鑿洞建庵,或吟詩作賦,為崑嵛山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顏真卿等的碑刻,留下千古傳誦的古蹟。到此歸隱的全真教教主王重陽詩云:「步步雲深,灣灣水淺,香風隨處噴頭面。」「鐵腳仙人」王玉陽亦云:「吐仙花四季新鮮,光焰射雲軒。」百花掩映着他們修煉的仙洞,神秘而神聖,處處繚繞着道家的超然之風,這是讓凡人何其嚮往的境界!……明代知州、文登人士劉必紹,對崑嵛山風光仰慕不已:「杯酒闌時花意笑,囊琴回處鳥聲留。」當今才子柏舟、王善峰等雅士數游崑嵛山仍覺神魂顛倒:「小院蔥蘢,海棠笑醒庭軒」「翠墨淋漓染萬山,桃紅梨白郁喧闐」……攝影家商春波在崑嵛山獵獲幾多美輪美奐的畫境,畫家王煥波在崑嵛山成就幾多雄壯多嬌的畫卷……花兒的靈性,激揚着充盈着沸騰着撼動着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靈感。

崑嵛山的花,都會噴雲吐霧。一朵花兒,就是一個傳奇。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崑嵛山為「海上諸山之祖」,亦稱「仙山之祖」,確是帶着裊裊仙氣呢。山中奇花異草遍地,珍鳥怪獸密布,紫氣白雲不絕,懸泉瀑布飛漱,碧野仙蹤微現,三峽之壯觀、張家界之奇美、九寨溝之勝景、神農架之神秘融為一體,妙不可言,實乃人間仙境。相傳,由荷花轉世的麻姑在此修煉,得道成仙,為答謝王母救命之恩,每年三月三攜鮮花美酒與滴露仙桃,升空為王母祝壽。聽聞崑嵛山實屬仙界聖地,常有神仙駐留,俗人亦是仙風道骨,據說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秦始皇,曾三次東巡崑嵛山,欲尋得長生不老之藥;漢武帝步其後塵,深入崑嵛山腹地,以覓得不老之術……再後來,英雄的文登人民,又為崑嵛山的「仙」花注入紅色基因。著名作家馮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用一腔熱血傾情抒寫了崑嵛山軍民攜手抗日的傳奇故事,這三朵英雄的花兒,書寫着血色的浪漫、堅忍與豪邁,激勵着振奮着指引着感動着一輩又一輩的英雄兒女……

崑嵛山,以寵辱不驚的隱者之風、翰墨盈袖的文人之風、天地逍遙的仙人之風、擎天撼地的帝王之風、頂天立地的英雄之風怒放了!

……

春到崑嵛山。

花開崑嵛山。

花醉崑嵛山

花動崑嵛山。

——大美崑嵛山!

美哉,壯哉![1]

作者簡介

譚金芸,文登作協會員,威海人大代表,山東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