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良蹦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良蹦砂的來歷: 大良蹦砂最早出現在一八八二年(清光緒八年),創始人李禧製作的蹦砂以其甘香酥化,風味獨特而為人推崇,繼而馳名省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是遊客到廣東必爭購買的小食。李禧之後,其三代人從未間斷製作「李禧記」蹦砂,其傳統風味、製作工藝代代相傳,並在蹦砂基礎上不斷研製開���新產品,已形成蹦砂系列。南乳花生、糯米龍耳、薑汁花生糖、麻蓉酥糖杏仁餅等深受人們歡迎。李禧記系列充滿鄉情的美味小品,早已成為來往客商及港澳華僑同胞饋贈親友的禮品,聲譽益隆。

蹦砂的外形

剛剛炸出來的蹦砂看起來就行一隻只金黃色的蝴蝶,在順德蝴蝶又俗稱為「嘣砂」,所以大家就把這樣食物叫做大良蹦砂。

蹦砂傳統做法

  1. 大良蹦砂的傳統做法是用麵粉拌和豬油、白糖
  2. 也可以再搭配南乳、蚝油、蝦蓉等配料
  3. 壓製成長條形的麵粉條
  4. 然後在中間抹上一層花生油
  5. 外層抹上一層清水
  6. 捲起身之後扯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長條
  7. 最後油炸而成。
  8. 始創於清乾隆年間縣城東門外的「成記」老鋪,初為脆硬薄片;後來「李禧記」改進,風味甘香酥化,鹹甜適度,品種有蚝油、蝦蓉、欖仁、南乳等。現時製作的多為南乳嘣砂。蹦砂屬於油炸物,所以要越新鮮吃越好,一入口,南乳的惹味在口腔里盤旋,香酥鬆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