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苞濱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苞濱藜

中文學名:大苞濱藜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

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莧科Amaranthaceae

亞 科:藜亞科

屬:濱藜屬Atriplex L.

大苞濱藜(學名:Atriplex centralasiaticavar. megalotheca)為藜科濱藜屬下的一個變種。 [1]

大苞濱藜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雌花的苞片果時較大,而且大多有長1-3厘米的苞柄,緣部較寬闊,多呈三裂狀,中裂片較兩個側裂片大。

中亞濱藜 (原變種) 圖版8: 7-9 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 var. centralasiatica

一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莖通常自基部分枝;枝鈍四棱形,黃綠色,無色條,有粉或下部近無粉。

葉有短柄,枝上部的葉近無柄;葉片卵狀三角形至菱狀卵形,長2-3厘米,寬1-2.5厘米,邊緣具疏鋸齒,近基部的1對鋸齒較大而呈裂片狀,或僅有1對淺裂片而其餘部分全緣,先端微鈍,基部圓形至寬楔形,上面灰綠色,無粉或稍有粉,下面灰白色,有密粉;葉柄長2-6毫米。

花集成腋生團傘花序;雄花花被5深裂,裂片寬卵形,雄蕊5,花絲扁平,基部連合,花葯寬卵形至短矩圓形,長約0.4毫米;雌花的苞片近半圓形至平面鐘形,邊緣近基部以下合生,果時長6-8毫米,寬7-10毫米,近基部的中心部臌脹並木質化,表面具多數疣狀或肉棘狀附屬物,緣部草質或硬化,邊緣具不等大的三角形牙齒;苞柄長1-3毫米。

胞果扁平,寬卵形或圓形,果皮膜質,白色,與種子貼伏。種子直立,紅褐色或黃褐色,直徑2-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Fruiting bracts mostly 3-lobed, 1-4(-4.5) cm, middle lobe larger than lateral ones, margins broader, triangular-denticulate; pedicel usually 1-3(-5) cm.

Wastelands, field margins. W Gansu, S Xinjiang [Kazakhstan].

According to a new taxonomic treatment of Atriplex by Sukhorukov (Taxon. Chorol. Sp. Gen. Atriplex Russia Adjac. Countries, 2003), A. centralasiatica and A. megalotheca are treated as distinct speci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sections (A. sect. Obione (Gaertner) C. A. Meyer and A. sect. Sclerocalymma Ascherson, respectively). The taxonomy of these entities is in need of revision.

大苞濱藜生長環境

生長於戈壁、荒地、海濱及鹽土荒漠,有時也侵入田間。

大苞濱藜分布範圍

分布於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蒙古蘇聯哈薩克斯坦、蘇聯的中亞部分、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模式標本采自我國新疆南部的阿克蘇庫車之間。

大苞濱藜主要價值

帶苞的果實稱「軟蒺藜」,為明目、強壯、緩和藥。鮮草、乾草均可作豬飼料。

參考來源

  1. 大苞濱藜,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