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谷站 (滋賀縣)

大谷站 (滋賀縣)

圖片來自滋賀県の観光ガイド

日語名稱  おおたにえき

運行路段  東海道本線

位置    日本滋賀縣大津市大谷町23番5號

站體類型  地面車站

月台配置  1面1線

啟用日期  1912年(大正元年)8月15日

備註    無人站

大谷站(日語:大谷駅おおたにえき Ōtani eki)位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大谷町,是京阪電氣鐵道京津線的停留場。車站編號是OT34。車內廣播現在發音為「おだに」(在2018年3月17日大津線車內廣播更新之前發音為「おだに」)。

目錄

車站結構

擁有相對式2面2線站台的地上車站。檢票口在去大津方向的站台京都方向,對面去京都方向的站台在站內道口進行聯絡。

這個車站整天都是無人化的,沒有自動售票機。因此上車時要拿到檢票口的乘車車站證明書,運費在下車站結算。但是因為設置了自動檢票機,所以KANSAI卡可以和其他車站一樣使用。自動檢票機不是開閉式的,IC卡用讀卡器也另外設置。

月台

月台 路線 方向 目的地 備註
剪票口一側 ▲京津線 上行 琵琶湖濱大津石山寺坂本比叡山口方向 石山寺、坂本比睿山口方向換乘琵琶湖濱大津站
對側 ▲京津線 下行 京阪山科地下鐵東西線三條京阪方向 從御陵站直通地鐵東西線

※兩個站台的有效長度為4個。沒有設定乘坐地號碼。

沒有廁所。


車站周邊

地形上是逢坂峠以西的山科盆地的邊緣,屬於滋賀縣。車站旁邊有老字號的「鰻魚名店」和山頂的茶館,在名神高速蟬丸隧道西側,從入口到北邊的道路沿線有大谷住宅區、大津市營騎馬練習場(那塊地是舊陸軍的「大谷射擊場」遺址)。

歷史

  • 1879年(明治12年)8月18日-京都-大谷間開通東海道本線的車站開業。
  • 1880年(明治13年)7月15日-大谷-大津(現膳所)開業。
  • 1912年(大正元年)8月15日-京津電氣軌道三條大橋-札ノ辻(後廢止)之間開通,京津電氣軌道的車站開業。是東海道本線的車站和換乘站。
  • 1921年(大正10年)8月1日-東海道本線馬場(現在的膳所)-隨着京都之間的路線切換東海道本線的車站廢止。
  • 1925年(大正14年)2月1日-因公司合併成為京阪電氣鐵道京津線的車站。
  • 1930年(昭和5年)11月9日(參照京阪京津線電車威脅脫軌事件)。
  • 1932年(昭和7年)4月7日-伴隨着「京津國道(國道1號)」的改良工程大谷站的新建轉移。
  • 1943年(昭和18年)10月1日-因公司合併成為京阪神急行電鐵(現:阪急電鐵)的車站。
  • 1945年(昭和20年) 5月15日 - 営業休止。
  • 6月1日-在舊坂山隧道內建造飛機零部件工廠,為員工運輸,恢復營業。
  • 1949年(昭和24年)12月1日-通過公司分離,再次成為京阪電氣鐵道的車站。
  • 1996年(平成8年)11月16日-將平台搬遷到靠近琵琶湖Hamaotsu 71米,新建車站大樓。
  • 2002年(平成14年)3月1日-在Keishin安裝並開始使用「Surutto KANSAI」系統的自動檢票機/結算機。
  • 2007年(2007年)4月1日-可以使用IC卡「PiTaPa」。

官設鐵路大谷站

大谷站是位於新逢坂山隧道開業前的東海道本線(一部分是現在的奈良線)的車站。

京都-大津站(這個大津站位於現在的京阪電氣鐵道京津線琵琶湖濱大津站附近的位置)之間的鐵路全通之前,是京都-大谷間開業時設置的車站。在選定路線時,當時還沒有穿過東山和逢坂山的隧道的開鑿技術,而且如果直接越過東山的話會產生陡坡(之後在這條路線上開業的京阪京津線產生了與碓冰峠基本相同的66.7帕米爾坡度),所以從京都現在開始的奈良線路線南下到稻荷站後,向東繞過稻荷山的山腳。

車站就在逢坂山隧道的西側,蟬丸神社附近,相對式站台2面2線,有1條中線。上下線之間的聯繫是通過跨線橋進行的。

明治初期,在京都-大津(後的琵琶湖浜大津)間鐵路開業前一年的1879年(明治12年)8月的京都-大谷間開業時開設,1921年(大正10年)8月廢止。車站遺址和逢坂山隧道坑口一起還留有一段時間,從京阪京津線的電車內可以看到,現在已經埋在名神高速公路的填土裡了。另外,在太平洋戰爭中,有一則軼聞是在舊隧道內作為飛機零件工廠使用的。現在剩下的東側的入口也蓋上了蓋子,其中京都大學設置了地震儀進行觀測。

相鄰車站

京阪電氣鐵道
京津線
追分(OT 33)-大谷(OT 34)上榮町(OT 3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