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路通天(谷學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路通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大路通天》中國當代作家谷學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路通天

著名歌唱家韓紅一曲「天路」,道出了我國近幾十年來基礎建設的高速發展的歷程。從建國初期,南京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此,人們跨越長江如平地之履;到改革開放後,「要得富,先修路。」又窄又短的泥濘路、砂石路紛紛變成又長又寬的水泥路和柏油路,再到如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國內國際航班跨海過洋,觸及世界各地。先進發達的海陸空立體出行模式,極大方便了人們工作、探親、旅遊、休閒。

路修遠以多艱兮。以前的路,那就不叫路,大多數是那種「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土路。鄉道、縣道幾乎都是沙石路,鮮有過境的一兩條省道才能見到平坦坦、黑亮亮的柏油路。八十年代上中學時必經一條砂石路,晴天,颳起一陣風,或是路過一輛汽車,立馬泥沙飛揚,路窄得躲都沒處躲。雨天,深一腳淺一腳,泥濘不堪,尤其是冬季,冰冷的雨水一會兒就浸透單薄的鞋子,寒氣刺骨。

20世紀九十年代,一次在《新華日報》上看到一篇圖片配文字的報道,說的是無錫市無錫縣的年輕人一邊在鄉鎮企業上班,一邊開着摩托車到田間勞作的新聞,圖片中摩托車就停在田頭黑亮亮的柏油路邊,着實羨慕、嚮往不已。後來,縣裡勞動局招工,我報名時選擇了無錫,放棄了蘇州。

經過嚴格的考試,政審和體檢,那一年春天的一個下午,我和一車少男少女,踏上了南下的打工之路。在此之前,大家幾乎沒出過遠門,只知道無錫在江南,很遠。

客車出縣城不久,就駛入了顛簸不平的砂石路,飛塵順着車窗的縫隙往裡鑽,嘰嘰喳喳的一車人顧不上乾淨,大家睜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車外,路邊參差不齊的柏楊一棵一棵爭着往車後跑。路況很差,行人亂竄,拖拉機,大貨車橫衝直撞,客車慢慢騰騰,走走停停,剛過淮陰,天就漸漸暗了下來,透過窗外星星點點的燈光,大家臉上興奮的神色已褪去不少。不久,客車上了運河大堤,修路用的土包像放哨的士兵一樣,一個接着一個排列在路邊,把大堤擠得更窄,南來北往的汽車小心翼翼地會着車,路顯得更加地難走。我們是專車,一路上沒有停,大家餓了就啃一些乾糧,無聊了就一起唱歌嬉笑,累了困了,許多人就圈起身子閉上眼睛,車裡除了輕微的打鼾聲外,只剩下發動機嗡嗡的轟鳴聲及車輪和馬路的摩擦聲。突然,車裡發出一片尖叫,原來,駕駛員不小心把車撞到了路邊的土堆,車子被撞得一個趔趄,左右搖晃。驚恐之餘,大家睡意頓消。藉此機會,大家要求駕駛員找個地方停下來,解決一下內急問題,同時也好讓駕駛員休息一會。

重新上車後,大家仍然心有餘悸,沒人敢再閉目養神,車裡又熱鬧了起來,時間也比原來快了好多。不知不覺,月色西懸,車已至江北九圩碼頭,為了安全,上輪渡前要求大家全部下車。此時正值春寒料峭,初春的夜晚格外的冷,大家不禁打了幾個冷顫。站在涼颼颼的船沿,迎着江風,極目遠眺,大家讚譽着江南岸的燈火通明,蘇南蘇北就是不一樣,隔條江,就給人一副熱火朝天、催人奮進的感覺。客車駛出黃田港,速度一下子就提了上來。柏油路又寬又平,馬路兩邊的路燈把人的視線拉得很遠很遠,路上行人稀少,客車一下子從蹣跚前行變成了疾步飛馳。一路上,大家猶如劉姥姥初進大觀園,目不轉睛地盯着窗外,隔着朦朧的夜色,視線里的建築物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凌晨三點,客車在大家意猶未盡的歡樂中到達了目的地。一下車,等候已久的公司領導把我們迎向餐廳,面對熱乎乎的飯菜,大家仿佛才知道累了似的,一點胃口也沒有

自踏入江南,我不僅深深地愛上這片熱土,後來還在此娶妻生子,安居樂業。時光飛逝,一晃在江南生活已近三十年。期間,逢年過節,或老家遇事,從江南到灌南,來來回回幾十次,親身經歷並感受了這麼多年來交通道路日新月異的變化。

剛開始幾年,來回的路上要比第一次專車出來時難上有加。不是買不上票,就是駕駛員途中時不時停下,大呼小叫,攬客上車。有時為了多帶個人,駕駛員只能開着車子繞來繞去,從車站出來半天了還沒有出城。正常情況下,途中到飯點時,駕駛員就會把乘客拉到一個固定的、專做長途客車生意的飯店,飯店基本上都有一個院子,院子很大,同時能停好幾輛客車。下車後駕駛員就會被打扮妖艷的服務員帶入包間,比起普通乘客,駕駛員無論是飯菜上,還是服務上都要特殊得多。而普通的乘客下車後無人問津,飯菜難吃不說,價格還很貴,哪怕你不吃,也只能在院子裡轉來轉去,原來院子唯一一個進出的大門,地上早就放滿積水,人是無法走出去的。直到駕駛員剔着牙縫打着嗝,心滿意足地從包間裡出來,無聊至極的乘客才能重新陸陸續續上車。據說飯店老闆為了討好駕駛員,不僅吃飯是免費的,額外還有紅包。那時候駕駛員是很吃香的職業,所謂「發動機一響,黃金萬兩;方向盤一轉,縣長也不換。」一路折騰,三百多公里的路程顛顛簸簸要走上十幾個小時,一路下來,人人面目全「灰」、身心疲憊。

這樣的路一直走了五、六年,直到修了京滬高速公路,長江上架起了江陰長江大橋,出行條件一下子有了質的飛躍,速度快了,乘車的環境也變得更加舒適。再後來,又修了寧連高速公路,長江上又接二連三架起了潤揚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五峰山公鐵大橋。不僅過江通道越來越多,高速公路越來越長,剛剛通車的連鎮高速鐵路更是一下子拉近了路上的距離和時空,以前路上需要十幾個小時,現在乘着高鐵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真是「還家應信宿,看子速如飛。」當年輕的小伙坐着平穩整潔的高鐵從江南趕回相親時,下車後無需重新打扮,呈現在女孩面前一定是個光彩照人,自信滿滿的意中人。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麼多年來,見證了道路交通從無到有、從慢到快、從差到好的發展史,也是我們國家越來越富、越來越強的一個縮影。如同眼前的一條條致富路、發展路,國家的方針政策,更是在廣大人民的心中鋪下一條輝煌的光明之路。讚許、感慨眼前的巨大變化時,不禁又遐想萬千:鐵路、高速鐵路都修到了青藏高原,修到了世界各地了,不知道將來的路又會是長成什麼樣的路?[1]

作者簡介

谷學超,生於黃海之濱,居於江南龍城,早年從事新聞報道工作,後下海經商,閒時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美好,偶有習作在網絡平台、紙質報刊、雜誌發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