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連自然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連自然博物館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西村街40號,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於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餘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

中文名稱 大連自然博物館

外文名稱 Dalia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類 別 自然博物館

地 點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西村街40號

竣工時間 1907年 開放時間 9:00-16:30(周一閉館)

館藏精品 黑露脊鯨、長鬚鯨、古蓮子

建築風格 現代歐式

票 價 免費

開館時間 1998年10月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年接待量 50萬人次

館舍簡介

[1] 大連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地質、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收藏、研究、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前身始建於1907年。新館為現代歐式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黑石礁海濱,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是國內唯一擁有27萬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館,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餘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重達66.7噸的黑露脊鯨標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亞洲也屬罕見。「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在國內是種類最多最有特點的,其中一窩鸚鵡嘴龍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驚世界的國寶級化石標本,其研究成果論文已發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現開設地球、恐龍、海洋生物、東北森林動物、濕地、物種多樣性、遼西古生物化石等12個展廳。走進序廳,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着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屏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安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件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廳,供觀眾休息、觀景的休息廳,以及購物、飲食等服務設施。來大連自然博物館參觀,不僅能增長自然科學知識,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獨特風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環抱中,聆聽大海與礁石的「對話」。大連自然博物館陳列水平先進,新館陳列先後獲得2000年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和最佳新材料、新技術運用獎、2001年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遼西化石研究2005年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大連市文明單位,2000年大連市首屆十佳環保景點,2002年大連市旅遊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博物館,參加了法國舉行的中法文化年活動。2002年獲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大連市優秀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獲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大連自然博物館正以嶄新的面貌熱情歡迎來自國內外的各界朋友。

建築布局

大連自然博物館館內一幅長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將「自然與人」藝術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氣勢宏大壯觀;恐龍展廳內40米長的巨幅半景畫和栩栩如生的恐龍生態模型,演示了恐龍產生、發展、滅亡的全過程,觀眾可直觀地了解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十分珍稀精美的遼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們講述着發生在億萬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們對生命的進化產生無限遐想和對未來的深思;在物種多樣性展廳內,觀眾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聽到來自自然界近30種鳥類的鳴叫;走進東北森林動物展廳,猶如進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種動物集聚在你的身邊,使人不禁發出要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感嘆;觸摸式多媒體電腦、大屏幕彩電,以及中央空調、樓宇自控、保安監控、數碼自動講解系統等高科技硬件設備,給觀眾創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參觀環境,此外還有供學述研討等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廳,供觀眾休息、觀景的休息廳,以及購物、飲食等服務設施。

館藏文物

[2] 大連自然博物館有各種標本近20萬件,珍貴標本6千餘件,一級藏品264件。館藏特點是海洋生物標本和「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其中海獸標本20多種,其種類和數量在國內自然史博物館中是最多的,其中大型鯨類、儒艮、白鰭豚、大熊貓、金絲猴、針鼴、鴨嘴獸、朱䴉、極樂鳥、蜂鳥及最早的食蟲類遠藤獸化石等,均為世界珍貴標本。黑露脊鯨體長17.1米,體重66.7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黑露脊鯨外形標本。長鬚鯨體長18.4米,體重34.7噸,是中國唯一的長鬚鯨外形標本。古蓮子被埋藏距今約821~1251年,經過培育仍可發芽開花。該館還保存着成套的台灣省昆蟲和大量的世界昆蟲標本及德國、日本朝鮮、蘇聯等國的岩礦標本。其中朝鮮半島的正長石晶族,其晶簇之大,晶形之美,為國內外罕見。該館基本陳列分為海洋生物、地質礦產、生命的起源與人類的出現、動物和植物5大部分,共陳列標本4853件。其中黃海、渤海海洋生物陳列突出了地方特色。大型鯨類標本陳列,國內居首,國外也屈指可數。該館還經常舉辦各種專題展覽,如:《中國毛人圖片展覽》、《優生、優育、優教育》、《法國性的自然史展覽》、《世界昆蟲展》、《南極展》、《南海展》等。該館參與了省市和全國的動物志、植物志等書籍的編寫工作。《中國毛人》一書獲1983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蛇島考察》獲1978年省重大科技成果獎。該館還常與國外進行學術交流。1984年9月,日本北九州市自然史博物館應邀到該館展出了《世界的昆蟲》。1986年8月,該館應邀到日本北九州市、午鶴市展出了《東北的鳥獸》。

視頻

大連自然博物館開館一年接待50萬人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