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透骨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透骨消 | |
---|---|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3673556&sid=3861047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大透骨消 漢語拼音:Dà Tòu Gǔ Xiāo |
大透骨消,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地檀香GaultheriaforrestiiDiels的根、葉、果實或全株。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健脾利水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證,四肢癱瘓,水腫,小兒疳積。[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大透骨消
拼音名:Dà Tòu Gǔ Xiāo
別名:透骨消、滿山香、透骨草、岩子果、香葉子、炸山葉、冬青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ultheria forrestii Diels
出處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地檀香的根、葉、果實或全株。
採收和儲藏
秋季采根切片,夏季采葉,秋季采果實,曬乾。
原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4m。樹皮灰黑色,常呈片狀脫落;枝粗糙,小枝紅色或綠色,有濃厚的香氣。單葉互生;葉柄粗短,褐色,具槽;葉片薄革質,長圓形、狹卵形至披針狀橢圓形,長4-10cm,寬2-4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表面亮綠色,背面色淡,微蒼白或干後成黃棕色,密被銹色腺點,邊緣具疏鋸齒,齒尖具褐色腺點,中脈在表面微下陷,連同側脈、網脈均明顯,側脈5對,弧形上舉,在背面隆起。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細長,長2-5cm,密被細柔毛,花多而密集;花梗粗而極短,被白色細柔毛;小苞片2,對生,生於花梗下部,寬三角形,背有脊,腹面被白色絨毛,邊緣有睫毛;花萼淺盤狀,5深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具硬尖頭;花冠白色,壇形,口部5淺裂,裂片微反卷;雄蕊10,花絲下部寬扁,花葯2室,每室先端有芒;子房球形,被白色微毛,柱頭略成頭狀。槳果狀蒴果,球形,成熟時暗藍色。種子多數,淡黃色,極細小。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00-)1600-3600m的乾燥向陽灌叢中。
性味
苦;辛;性溫
歸經
心;脾經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健脾利水。主風濕痹證;四肢癱瘓;水腫;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