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鏟海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大鏟海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鏟海關),是受廣州海關直接領導,按授權負責大鏟島中途監管站範圍內海關各類管理工作的正處級隸屬海關。

主要職責

主要負責黨的基層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負責具體辦理廣東、廣西兩省區各口岸來往港澳小型船舶的中途監管工作;與香港海關開展「粵港海關內河船舶數據互換」,負責具體辦理「西氣東輸」輸港天然氣出境監管工作,反饋執法作業結果;完成廣州海關交辦的其他工作。

機構設置

辦公室(黨委辦公室[1])、人事政工科(黨委組織宣傳部)、財務裝備科、監管一科、監管二科、監管三科。

所獲榮譽

2021年8月,廣州海關所屬大鏟海關監管一科被命名為「第20屆全國青年文明號「。

相關資訊

一封「遲來」的信——大鏟海關人的故事

在大鏟海關的檔案室里,一份份檔案整整齊齊地排列着,大鏟海關人堅守海島的一段段往事仿佛就在眼前。眾多的檔案中,有一封牛皮紙信封「家書」單獨陳列,顯得有些特殊。

遠方的來信

從深圳媽灣港望去,大鏟島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伶仃洋上。這個距離香港僅6海里的海島,是珠江口通往伶仃洋的天然關隘,來往港澳小型船舶進境的第一關和出境的最後一關。作為全國唯一設立在無居民海島上的海關監管機構,大鏟海關承擔着全國海關70%來往港澳小型船舶中途監管和水上緝私任務,守衛着珠江口水域的貿易安全,見證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發展。

2013年,大鏟海關被中宣部樹立為「時代先鋒」宣傳典型,同年10月《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媒體紛紛對大鏟海關先進事跡進行報道。

一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也引起了一位遠在天津的老人關注。老人立即提筆,給大鏟海關寫了一封長信,並鄭重地通過掛號信方式寄出。然而這封寄往深圳市南山區大鏟海關的信件,由於地址不詳,加上大鏟海關所在地為無居民海島,並沒有通郵,信件難以送達。在老人不懈堅持下,歷經兩次退信、4個多月輾轉,這封寫於2013年10月31日的信,終於在2014年3月7日送到了大鏟海關人手上。

來信人叫陳友德,是上世紀50年代在大鏟島工作過的一位海關工作人員的子女。信中說他的父親叫陳曉正,1950年秋由上海奉調大鏟海關。由於交通不便,陳曉正一年只能與家人團聚一次,更多時候只能通過書信與家人傳遞思念。那時候陳友德和他的兄弟姐妹都已經上學,每次讀到父親的書信就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

從繁華的上海到條件艱苦的南方海島,工作壓力巨大、水土不服,陳曉正一直堅持工作,身體卻變得越來越差。1955年陳曉正在廣州病逝,時年48歲。陳曉正的去世給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傷痛,此時妻子和子女三人還在上海,陳曉正臨終也沒能與家人見上最後一面。所以陳友德先生迫切地想知道父親當年在島的情況。

早期的大鏟

陳曉正在信中向家人描述大鏟島上的情況,和同事一起生活、一起登船查驗的故事,在工作中多次受到表揚的驕傲,也會難掩情感訴說思念:「生活艱苦,沒有蔬菜吃,遇到颱風生活更加艱難……晴朗日的夜晚,還能看到香港的燈光。晚上經常停電,思家難以入眠……」

剛解放時的大鏟島,海關人每天的工作面臨着巨大風險,有出船作業掉海的風險,有遇走私分子時遭暴力抗法的風險,有面對颱風、浪潮等自然災害的風險,還會遇到國民黨殘餘部隊襲擾。

大鏟海關自1899年建關已有120餘年歷史。1899年,清政府在大鏟島上設立海關機構,在大鏟島建4間草房和小型碼頭等設施,立「九龍新關大鏟廠界」碑,大鏟海關的歷史正式開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大鏟海關人歡欣鼓舞,降下民國國旗,改掛海關關旗,秘密籌備接受人民政府的接管。10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抵達寶安縣的南頭(現深圳市南山區),籌備渡海作戰解放大鏟島。11月16日上午,兩廣縱隊炮團經過3個小時激戰,終於勝利解放大鏟島,先後擊沉敵艦5艘,俘虜包括1名國民黨少將軍官在內的敵人170人,繳獲武器裝備金條和舊海關物資等一大批。12月,人民解放軍正式進駐大鏟島,籌備恢複穗港澳通航。

1950年2月,新中國海關大鏟支關正式成立,歸屬九龍海關管轄,負責徵收進口稅、船鈔、貨物稅、珠江浚河捐等稅費。按照信件所言,陳曉正應為大鏟支關成立不久後上島的關員。

當時國民黨殘餘軍隊仍封鎖珠江口,島上的同志們白天是海關關員,夜晚是扛槍放哨的戰士。1950年3月31日和4月1日,國民黨殘餘部隊出動了8艘軍艦持續炮轟大鏟島,島上的海關人奮力反擊,不眠不休地戰鬥了兩個晚上,才成功打破國民黨軍艦登陸大鏟島的企圖。

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大鏟海關人依然孜孜不倦的工作,為新中國建設無悔地付出。

1951年2月16日,原屬九龍海關的大鏟支關轉交廣州海關管轄,改稱「大鏟監管站」。

不能讓英雄「無名」

「請寄一張大鏟牆上人員的整體照片一張,和先父陳曉正清晰名字的照片一張,如牆上漏掉(了)先父名字,請追加上去,這是先父用生命換來的榮譽,我家中(將)作為『傳家寶』保存,以便教育後代。」陳友德先生在信中提出了期望。

信中的「大鏟牆」指的是2012年大鏟海關在島上建的一面關史牆。牆的左側記錄着兩廣縱隊解放大鏟島的英勇故事,右邊鐫刻着大鏟島解放後所有在島工作過的海關人員名字。大鏟海關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銘記每一名在島奉獻過的同志。

這是一封大鏟海關人的「家書」,大鏟海關非常重視,立即根據陳友德先生信中的內容開始相關信息的核查。因部分資料年代久遠,剛建立的大鏟牆難免有名字遺漏,50年代的分組裡並沒有找到陳曉正的名字。

經辦的同志立即開始查閱大鏟海關人事檔案資料,然而依然未發現陳曉正在大鏟海關的工作記錄。大家又開始翻閱大鏟建關以來的歷史文獻,查找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期望有所發現。整整四天時間,截至2014年3月11日,大家依舊沒有找到記載。

難道真的沒有這個人?年代久遠,陳友德老人記錯了?不可能,一定是還找得不夠。大家開始求助上級機關廣州海關檔案部門。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周多的時間,3月19日,大家終於在如山的歷史資料中找到了陳曉正的資料,原來因為幹部人事調整,陳曉正的資料一直沒有調整到大鏟海關。

情況核實後,大鏟海關立即在「大鏟牆」刻上陳曉正的名字,並在第一時間回信給陳友德老人,附上了「大鏟牆」的照片。

受此事啟發,大鏟海關後續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查找資料,將其他遺漏的名字追加到「大鏟牆」上,不讓任何一位大鏟海關人成為「無名英雄」。

大鏟海關新顏

故人已去,看到這封「家書」,大鏟海關人堅守海島的往事似乎就在眼前。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鏟島,沒有公共交通、水電通信等市政設施,物資非常匱乏,所有飲水日食和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從島外運送。因為交通不便,早些年關員們幾個月才能回家一次。為了改善生活條件,預防突發的災害情況,大鏟海關人發揚「南泥灣精神」,在島上開墾荒地種菜。直到今天,大鏟海關人依然保持着這一傳統。

新中國海關成立70餘年來,像陳曉正一樣平凡的大鏟海關人一直默默駐守着這座無居民海島,與繁華的都市近在咫尺,卻堅守着一份幾乎與世隔絕的清苦。一代代大鏟海關人無懼困難,選擇迎難而上,克服常年與親人分離的思念之苦,在島上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不間斷值守,愛島、守島、建島,將大愛傾注在海關事業中,用智慧和血汗詮釋了海關人的擔當和奉獻,彰顯了「興關強國」的國門衛士本色。

繼2013年大鏟海關被中宣部樹立為「時代先鋒」宣傳典型後,2014年大鏟海關被評為廣東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示範點和重大典型,2015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16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8年被海關總署授予「海關基層黨建示範品牌」。一項項沉甸甸的榮譽就是黨和國家對大鏟海關人的最大肯定。

近年來,大鏟海關的生活、工作條件產生了巨變。2008年,大鏟島接通了自來水,結束了主要依靠船舶供水的歷史。2010年實現了市網供電,結束了柴油發電照明的歷史。2017年完成了「三網」改造,關員們看上了有線電視、享受到了無線網絡,在島也可以和家人視頻通話,利用網絡進行在線遠程學習。陳曉正等前輩們在島時還要自己挖井、發電的日子已成為過去。

時代在變遷,但大鏟海關的精神一直傳承。在大鏟海關的一面牆上,有一行醒目大字「勇于堅守、勇於戰鬥、勇於奉獻、勇於爭先」,這是大鏟海關的「四勇」精神,也是一代代大鏟海關人笑對清苦、不辱使命的堅定信念,是一代代大鏟海關人奮勇進取、無私無畏的理想追求。

在煙波浩渺的伶仃洋,大鏟海關猶如永不熄滅的燈塔,大鏟海關人的故事也會一直流傳。

參考文獻

  1. 辦公室崗位職責 ,搜狐,2022-10-15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一看就懂!,搜狐,2021-09-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