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崑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天下樂》,清張大復作。寫杜平、鍾馗事。昆班又曾俗稱為《蒲葵傳》或《財神記》。全本已散佚,僅存《嫁妹》一出。

目錄

劇目介紹

崑劇《天下樂》劇情是:終南山秀士鍾馗聽說唐高祖開科取士,想去應試,但苦無盤纏。義商杜平樂善好施,普濟百姓。鍾馗聽說他在長明寺布施,便前往拜訪。杜平重金相贈,促其成行。鍾馗不信鬼神能致人禍福,打散長明寺道場,毆傷和尚。觀音大士聞訊後命厲鬼改易其形容,使之醜陋不堪。鍾馗入京就試,獲中會元,但殿試時卻因貌丑被黜,憤而自碰而死。死後玉帝憐其正直無私,封為驅邪斬祟將軍,主管人間祟鬼厲氣。杜平則力訟其冤,奏請皇帝為他立廟褒封。皇帝准奏,追贈鍾馗為狀元。鍾馗在世時曾以小妹許字杜平,為踐前約,他率領眾鬼以笙簫鼓樂送小妹到杜平處完成了婚事。

《嫁妹》(又名《鍾馗嫁妹》)鍾馗因生前曾以小妹許配杜平,遂於夜間率鬼卒備笙簫鼓樂、琴劍書箱返回故里,送小妹出閣,與杜平成百年之好。

江蘇省崑劇院演出《天下樂·嫁妹》單小明飾鍾馗。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天下樂 相關視頻

崑曲藝術的傳承人,名牌大學他們都去了,可凡聽了很佩服
視平線藝術崑曲雅集現場實錄片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