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主教西安教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天主教西安教區是天主教在中國陝西省建立的一個歷史悠久的教區。

歷史

天主教傳入西安,是在明末的1625年。在那一年耶穌會士金尼閣神父從山西絳州來到西安,在糖坊街購地設堂傳教。到1664年,陝西已有教徒62000人,在全國十三行省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江南。1696年,成立陝西宗座代牧區,由方濟各會負責。1701年,首任主教意大利人葉宗賢設主教府於涇陽魯橋。

1707年,陝西與山西合併成立秦晉代牧區,主教由原陝西代牧梅書升繼任,座堂設在高陵縣通遠坊。1716年,梅書升主教在西安土地廟什字(今五星街)購地設立了西安南堂。1760年至1839年,由於處于禁教時期,傳教士不敷分配,曾經將湖廣代牧區與秦晉代牧區合併,稱秦晉湖廣代牧區或山陝湖廣代牧區。主教府也隨主教避難地而遷移不定,如通遠坊、渭南張葛溝、山西絳州、祁縣九汲水村、文水縣新立村等。教務主要由意大利那不勒斯「聖家書院」培養的30餘位國籍神父負責。

1845年,山陝再次分治,陝西主教馮尚仁來陝西,設主教府於高陵縣通遠坊,教友約15000人(陝西13000人,甘肅2000人)。1878年分出甘肅監牧區。1887年陝西以秦嶺為界分為南境和北境2個代牧區。1911年,陝西北境代牧區再分為北境(陝北)和中境(關中)2個代牧區。1925年,陝西中境代牧區更名為西安代牧區。1930年,戴夏德主教將主教府從通遠坊遷至西安南堂。

1932年,西安代牧區分為5個教區:西安、三原、周至、鳳翔和同州(大荔)。西安代牧區轄今西安市、臨潼、藍田及長安縣和今商洛市的商州、丹鳳、商南及洛南縣。1946年4月10日,中國天主教由傳教區體制改為正式的聖統制,西安代牧區也升格為西安總教區。

現狀

現僅有西安教區管理西安市,商洛市,藍田縣等地教務。 西安教區現有教徒兩萬餘人,堂點55所,神父53位,修女70餘人,大、小修院各一所。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自明朝時就沿用的名稱「天主教」,已成為正式的中文代名詞。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會之中,羅馬公教會[2]羅馬天主教會)的會眾最為龐大,全世界人數有11.3億,占世界總人口17%,因此「公教會」(天主教會)一詞往往指的是「與羅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會」,目前天主教會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
  2. 耶穌創立了羅馬天主教會(聖而公教會),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