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仙子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仙子屬

天仙子屬
原圖鏈接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互生、或簇生成蓮座狀,具波狀彎缺或粗大牙齒,或羽狀分裂,稀全緣;葉柄極短或無柄。花在莖下部單生葉腋,在莖上端單生苞狀葉腋內組成偏向一側蠍尾式總狀或穗狀花序,無梗或具短梗;花萼筒狀鐘形、壇狀或倒圓錐狀,5淺裂,花後增大,果時包被蒴果,縱肋明顯,裂片開張,先端成硬刺;花冠鍾狀或漏斗狀,黃或黃綠色,網紋帶紫色,5淺裂,裂片不等大;雄蕊5,生於花冠筒近中部,常伸出,花絲基部稍寬,上端稍彎曲,花葯縱裂;花盤無或不明顯;子房2室,花柱絲狀,柱頭頭狀,2淺裂,胚珠多數。蒴果自中部稍上蓋裂。種子腎形或盤形,稍扁,具網紋凹穴;胚極彎曲。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天仙子屬

拉丁學名:Hyoscyamus 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天仙子屬
原圖鏈接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菊亞綱

目:茄目

科:茄科

族:茄族

屬:天仙子屬

種:20種

分布區域:北非、歐洲和亞洲

命名者及年代:L., 1753

形態特徵

株: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天仙子
原圖鏈接

葉:葉互生、或簇生成蓮座狀,具波狀彎缺或粗大牙齒,或羽狀分裂,稀全緣;葉柄極短或無柄。

花:花在莖下部單生葉腋,在莖上端單生苞狀葉腋內組成偏向一側蠍尾式總狀或穗狀花序,無梗或具短梗;花萼筒狀鐘形、壇狀或倒圓錐狀,5淺裂,花後增大,果時包被蒴果,縱肋明顯,裂片開張,先端成硬刺;花冠鍾狀或漏斗狀,黃或黃綠色,網紋帶紫色,5淺裂,裂片不等大;雄蕊5,生於花冠筒近中部,常伸出,花絲基部稍寬,上端稍彎曲,花葯縱裂;花盤無或不明顯;子房2室,花柱絲狀,柱頭頭狀,2淺裂,胚珠多數。

果:蒴果自中部稍上蓋裂。種子腎形或盤形,稍扁,具網紋凹穴;胚極彎曲。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互生、或簇生成蓮座狀,具波狀彎缺或粗大牙齒,或羽狀分裂,稀全緣;葉柄極短或無柄。花在莖下部單生葉腋,在莖上端單生苞狀葉腋內組成偏向一側蠍尾式總狀或穗狀花序,無梗或具短梗;花萼筒狀鐘形、壇狀或倒圓錐狀,5淺裂,花後增大,果時包被蒴果,縱肋明顯,裂片開張,先端成硬刺;花冠鍾狀或漏斗狀,黃或黃綠色,網紋帶紫色,5淺裂,裂片不等大;雄蕊5,生於花冠筒近中部,常伸出,花絲基部稍寬,上端稍彎曲,花葯縱裂;花盤無或不明顯;子房2室,花柱絲狀,柱頭頭狀,2淺裂,胚珠多數。蒴果自中部稍上蓋裂。種子腎形或盤形,稍扁,具網紋凹穴;胚極彎曲。[1]

產地分布

分布:非洲北部、亞洲及歐洲

產地:產北部和西南部,華東有栽培

天仙子的藥用功效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大毒。

【歸經】心、胃、肝經。

【功效】解痙、止痛、平喘、安神,主治癲狂、風痹厥痛、喘咳、胃痛、久痢、脫肛、癰腫、惡瘡。

【禁忌】心臟病、心動過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婦忌服。有大毒,內服宜慎。

天仙子的藥用論述

1、《本經》:主齒痛出蟲,肉痹拘急。

2、《別錄》:療癲狂風癎,顛倒拘攣。

3、《藥性論》:生能瀉人,熱炒止冷痢,炒焦研細末,治下部脫肛。

4、《本草拾遺》:主痃癖,除邪逐風。

5、《日華子本草》:燒熏蟲牙,洗陰汗。

天仙子的藥理作用

1、對心臟的作用:東莨菪鹼能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使交感神經作用占優勢,故可使心率加快。阿托品有類似作用,而且更強。給兔和犬靜脈注射阿托品2~3毫克/千克或東莨菪鹼4毫克/千克,可拮抗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所誘發的心律紊亂,但不能拮抗引起的心律加快。離體兔血管灌流表明,東莨菪鹼可以拮抗腎上腺素引起的收縮作用,但比阿托品弱,同時還能對抗乙酰膽鹼所致的血壓下降,改善微循環。

2、對行為的影響:東莨菪鹼注射於兔側腦室,可出現閉眼,側臥、翻正反射消失,活動減少等現象,與冬眠合劑或與戊巴比妥類合用均可使動物活動減少,表現出與中樞抑制藥的協同作用。但有報告,小劑量東莨菪鹼能使小鼠自主活動增加,並能對抗利血平等引起的活動減小,表現中樞興奮作用。

3、對動物腦電的影響:給清醒貓腹腔注射氫溴酸東莨菪鹼0.05~0.1毫克/千克,腦電圖由低幅快波轉變為不規則的高幅慢波,動物表現安靜。當劑量增至0.25~5毫克/千克時,腦電圖出現高度同步化和不規則高幅慢波,此時動物表現興奮狂躁。東莨菪鹼對犬、兔和大鼠等動物所引起的腦電反應亦非常近似,並能阻斷多種生理刺激所引起的驚醒反應。

4、對條件反射的影響:東莨菪鹼能不同程度地阻斷大鼠迴避性條件反射和二級條件反射,阻斷率與劑量呈平行關係,阿托品作用較弱。阿托品對腺體分泌有抑制作用,對活動過強或痙攣狀態下的平滑肌有明顯的弛緩作用。[2]

天仙子的藥用選方

1、治五癲,反側羊鳴,目翻吐沫,不知痛處:豬卵一具(陰乾百日),莨菪子三升,牛黃八分(研),鯉魚膽五分,桂心十分(研)。上五味,切,以清酒一升,漬莨菪子,暴令干,盡酒止,乃搗令下篩。酒服五分匕,日再,當如醉,不知稍增,以知為度。忌生蔥等。

2、治風痹厥痛:天仙子15克(炒),大草烏頭、甘草25克,五靈脂50克。為末,糊丸,梧子大,以螺青為衣。每服十丸,男子菖蒲酒下,女子芫花湯下。

3、治積冷痃癖,不思飲食,四肢贏困:莨菪子1.5克(水淘去浮者),大棗四十九枚。上藥,以水三升相和,煮水盡,即取棗去皮核。每於食前吃一枚,粥飲下亦得,覺熱即止。

4、治年久呷嗽:莨菪子木香、熏黃等分。為末,以羊脂塗青紙上,撒末於上,卷作筒,燒煙熏吸之。

5、治水瀉日久:青州干棗十個,去核,入莨菪子填滿,扎定,燒存性。每粟米飲服5克。

6、治赤白痢,臍腹疼痛,腸滑後重:大黃25克,莨菪子50克。上搗羅為散,每服5克,米飲調下,食前。

7、治石癰堅如石,不作膿者:醋和莨菪子末,敷頭上。

8、治惡瘡似癩者:燒莨菪子末敷之。

9、治被打傷破,腹中有淤血:末莨菪子敷瘡上。

10、治猘犬毒:服莨菪子七枚,日一。[3]


相關視頻

中藥材種植


有毒中藥材 雄黃粉_雄黃_生天仙子_鬧陽花_生草烏_生川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