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仙藤 (中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仙藤 (中藥)

油松節,中藥名。

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Zucc.或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的乾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雜質,曬乾。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天仙藤
  • 別稱:都淋藤、三百兩銀、兜鈴苗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馬兜鈴科種馬兜鈴
  • 分布區域:浙江、江蘇、湖北、江西、河南
  • 採收時間:秋季采割
  • 用量:3~6g
  • 毒性:無毒 (《本草綱目》)
  • 貯藏:置乾燥處

目錄

1 生理特性

2 產 地

3 入藥部位

4 炮製方法

5 性 味

6 歸 經

7 功 能

8 主 治

9 相關配伍

生理特性

本品莖呈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節間不等長;質脆,易折斷,斷面有數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三角狀狹卵形或角狀寬卵形,基部心形,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葉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產 地

主產於浙江、江蘇、湖北、江西、河南等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地上部分。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切段。

性 味

味苦,性溫。

歸 經

肝、脾、腎經。 功 能 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主 治

用於脘腹刺痛,風濕痹痛。

相關配伍

1、《臨床常用中藥手冊》:配製香附、烏藥治脘腹痛。

2、《孫天仁集效方》:天仙藤一兩,好酒一碗,煮至半碗,服之神效治疝氣作痛。

3、《仁齋直指方》:天仙藤、白朮、羌活、白芷梢各三錢,片子薑黃六錢,半夏(制)五錢。

每 服五錢,姜五片,水煎服。仍間服千金五套丸治痰注臂痛。

4、《婦人良方》:天仙藤五兩,炒焦為末。每服二錢,炒生薑汁、童子小便和細酒調服治產後腹痛兒枕痛。

5、《摘玄方》:一切血氣腹痛:即上方,用溫酒調服。桐油入黃連末,用天仙藤燒熱油敷之。

用法用量

3~6g。

禁 忌

本品含馬兜鈴酸,可引起腎臟損害等不良反應;兒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婦、嬰幼兒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