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國逆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國逆子
圖片來自dandanzan

天國逆子是1994年上映的香港戲劇電影,由嚴浩執導。[1]這部電影被香港選為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參賽電影,但並未入圍。

劇情簡介

1990年,市公安局內,年輕的工人關建來此檢舉自己的母親是殺人犯。在陳隊長和他的談話中,那段本該湮沒的往事又凸現出來關建的父親關世昌是當地村小學的校長,母親蒲鳳英是位能幹潑辣的農村婦女,她開了一個豆腐坊。

但他夫妻倆並不很和睦。有一次,林區工人劉大貴在大風雪中救出了蒲和關建。從此,大貴成了關家的坐上客,並和蒲有了曖昧關係。關世昌覺察到這一點,把妻子打了一頓。

為了和大貴長久相守,蒲不動聲色的在丈夫的碗裡下了藥,關世昌終於死得不明不白。這一切,關建都看在眼裡。蒲鳳英改嫁了,但幾個孩子拒絕接受大貴。

公安局來村進行了第一次開棺驗屍,卻沒有中毒結果。關建以為錯怪了母親,於是盡釋前疑,並誠懇地叫大貴作繼父。但陳隊長仍在繼續調查,而蒲鳳英被良心所譴責,欲向公安局坦白之際,案情有了進展,省公安廳查出了關世昌死於神經性毒藥。蒲鳳英和劉大貴均以故意殺人罪判處了死刑,關建在監獄裡探望母親。

在紛飛的雪裡,關建感到一種致命的疼痛。

創作背景

該片取材於安徽人沈書榮檢舉母親殺害父親的新聞,張成功根據這則新聞寫成報告文學《苦海中的泅渡》,長影廠買下了版權,改編任務落到王興東手上。王興東曾在雜誌上看到過相關新聞報道《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控告》。幾經輾轉,他採訪到案件當事人沈書榮,聽當事人講述了案件的經過。通過與沈的接觸和觀察,王興東為設計人物找到了基調。在採訪結束後,他認為,為了不傷害到當事人,不應採用真人真事的表現方法,而且採訪中當事人對母親愛恨交加的情感給他留下很深印象,他決定從人性入手開掘母子、父子複雜的情感世界。就在王興東着手創作時,許鞍華來長影洽淡購買《苦海中的泅渡》的改編權,長影將改編權賣給了她。王興東得知該片導演嚴浩已經請了北京的編劇進行改編後,考慮把這一題材改拍成電視劇。1993年,嚴浩到吉林看外景,見到了王興東。在聽王興東談了他對原型人物生活的挖掘和對故事的思考後,嚴浩馬上決定換掉北京編劇,請王興東重寫劇本。

影片評價

該片是頗具戲劇性和爭論性的真實奇案片,因為嚴浩不媚俗不賣俏,所以格外逼真貼切。該片把北國冰封的嚴寒艱困表現得情景逼人,同時有着很細緻自然的生活感,除了鄉野、市集,還拍出城中工廠、公安局、酒樓、卡拉OK,看起來烏煙瘴氣,但很有人情味,有笑有淚。該片是雙層奇案,通姦殺夫一層拍得了,不過類似案件太多了。逆子告母一層則很罕見,牽涉法與情的衝突,父冤與母愛的矛盾,嚴浩把左右為難的處境拍出一些感人和懸疑效果。其實這對母子都是有正有反的雙重性格,有愛心兼有殺意,但庹宗華演技不及斯琴高娃立體化,嚴浩對兒子的刻畫也未夠淋漓盡致。該片尚未充分克服難度,但已拍出相當複雜多層的人性心理了。(香港影評人石琪評)

角色

參考文獻

  1. The Day the Sun Turned Cold. NY Times. [27 September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