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寶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寶鄉地處秦巴山脈東段北坡,位於十堰市竹谿縣南部山區北端,版圖面積242.62平方千米(2017年),距縣城約78公里,東與竹山縣交界,南與桃源鄉毗鄰,西與泉溪鎮的大木場、張家山、班竹三村銜接,北與遼葉湖林場岱王溝林場兵營鎮匯灣鎮相連,是連接竹溪南北地區的咽喉。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1]

中文名: 天寶鄉

外文名: tianbao Township

別 名: 物華天寶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

地理位置: 鄂西

面 積: 242.62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5個社區、2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蔡壩社區

電話區號: 0719

郵政區碼: 44232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6632人(2017年)

著名景點: 仙女瀑布 蔡家壩革命遺址 長河洞 羅漢洞 青岩溝石刻 展開

車牌代碼: 鄂C

建制沿革

1949年7月底,鑑於南部山區匪情,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南山辦事處,隨後成立南山區干隊,開始進行剿匪工作。9月撤銷南山辦事處,成立南山區署。10月撤銷,建立新豐(豐溪鎮前身)、天寶2個區人民政府。1950年春,天寶區人民政府機關由廣龍灘遷張家堰,9月改稱第七區公所。1951年10月區址遷蔡家壩。1952年1月改稱第七區人民政府,7月復名天寶區人民政府。1954年3月復名第七區人民政府。

1955年12月改稱天寶區公所。1956年,全區下設14個鄉,即蔡壩鄉、泉河鄉、白雞鄉、柳坪鄉、蒿壩鄉、葛洞鄉、水沉鄉、邊江鄉、龍灘鄉、熊皮鄉、大桂鄉、小桂鄉、大木鄉、成佳鄉。1958年10月撤區建立東方紅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59年1月改稱天寶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1年4月復名天寶區公所。1968年3月成立天寶區革命委員會,下轄8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75年3月撤銷天寶區革委會,建立天寶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1月改稱天寶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7年9月,撤區並鄉,將原天寶區的大桂、小桂、熊羆、龍灘4個鄉合併,組建龍灘鄉人民政府;將蔡壩、泉河、白雞、葛洞4鄉合併組建天寶鄉人民政府。2002年6月鄉鎮配套改革,撤銷龍灘鄉,併入天寶鄉。止2005年,全鄉轄29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2016年至今,全鄉轄5個社區、21個村(場)、194個村民小組。

經濟產業

2005年,全鄉社會生產總值達到1.2億元,財政收入 123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720元。

2013年,天寶鄉經濟總收入達 20200.2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714.14萬元;工業總產值495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855元。

2017年末全鄉總人口 14546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122元。

糧食播種面積2472公頃,總產1萬噸,每公頃單產4噸;油料播種面積1133.2公頃,總產1666噸。域內工業以黑板石、水電為主。2005年,全鄉工業總產值1825萬元。工業企業4個,其中縣級規模企業1個,個體工商戶126戶,從業人員420人,境內有金融網點2個。開通程控電話1208部,寬帶用戶508戶,有移動、聯通手機10230部,有線電視接入132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9%。商業網點201個,營業面積2.1萬平方米,商業零售額5000萬元。

魔芋產業。全鄉魔芋種植面積10000畝,種芋基地面積達到2000畝。

茶葉產業。天寶鄉以其溫潤的氣候條件和獨特的海拔位置孕育了高山雲霧茶。茶園總面積1.2萬餘畝,全鄉茶葉年總產達2萬餘斤。

生漆產業。生漆是天寶鄉的傳統種植業,全鄉現有漆樹2400畝,全部收穫年產生漆可達20餘噸。

核桃產業。天寶鄉每年發展核桃1500畝以上,全鄉現有核桃基地1萬畝。

藥材產業。天寶鄉素有「天然藥材寶庫」的說法。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500多畝。

工業生產。工業主要有水電和板石。全鄉現有大峽電站、龍灘電站和順河流域的白沙電站,大峽電站裝機2萬千瓦,庫容2144萬立方米;龍灘電站裝機1萬千瓦;白沙電站裝機4.5萬千瓦,庫容24780萬立方米。全鄉黑板石儲藏量300萬立方米,可持續開採50年。現有2家板石企業,正常有序開採每年可達到2萬平米。

歷史文化

1946年7月,中原突圍部隊的一部分輾轉來到竹谿縣天寶鄉泉河、蔡家壩、龍灘等村,在蔡家壩、龍灘樟樹埡子一帶被國民黨部隊重重包圍,該部奮起反擊,取得了蔡家壩突圍戰的勝利。

此次突圍戰,由於力量懸殊,部隊長途跋涉,非常疲勞,加之地形不熟,敵人突襲,中原部隊傷亡慘重:一營長兼教導員陳煥先、三營營長朱永信、三營副營長劉洪生、一營一連連長劉光明、三營九連副指導員陳天和等150餘名幹部戰士在戰鬥中英勇犧牲,138名幹部戰士負傷掉隊散落在當地農戶家。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先烈們,解放後,天寶鄉政府重新為烈士們修建了墓碑。如今,烈士墓碑周圍蒼柏青翠,成為當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風景名勝

大峽水庫

大峽水庫位於天寶鄉老莊子村,庫區水面面積1500畝,連着天寶至豐溪。水庫周圍綠樹叢蔭,怪石嶙峋,水庫內散養着近10種魚類,可以網捕,可以垂釣。

取寶洞(仙女瀑布)

天寶鄉取寶洞村有條山溝叫出寶洞溝。很早以前,那條溝有戶人家,姓吳名應興,字漢書,人稱「吳老先生」。他給兒子取親辦喜事,因需要很多碗盞碟子,出外租借,多有不便,為此他日夜犯愁。有天夜裡,他睡夢中夢見一個美貌女子來到他面前,對他說:「老伯,你給兒子取親辦喜事,需用碗盞碟子不用愁,我那兒有,你可以到我那裡去借,我住在吊水岩邊兒,約半里路,下去靠左手岩屋的便是,我姓龍,人稱我龍小姐,所借之物需多少,說個數數目即可。不過,我家有人上特定的規矩,若要取還物,需五更之時,天亮免談」。說罷之後,少女便不見了。

吳老先生醒來,發覺是夢,但夢情歷歷在心。第二天一早,他就夢中少女說的情景尋找那個地方。他路走一路觀察,走到離滴水岩不遠處一小岩灣,向左一看,果然有一個岩屋,走近仔細觀看,發現岩屋裡邊有個岩洞,里外非常清淨涼爽,他細觀情景心想,此少女非神即仙,轉身回到家中,取來香表去敬,口中不斷禱告,訴說何事所需多少什麼物件。當晚他五更去取物時,一件不都不缺,全擺在洞口。

吳家喜事過後,此事一傳十,十傳百,說那個岩洞裡出寶。由於有些人好奇,想看個就理,有個年輕人待夜深人靜之時,潛伏於洞口外的一棵大青葉子樹上觀看,將近子時,果然見一個美貌少女出來祭天,當時,此男子不覺一聲驚呀「好漂亮呀」,那少女受了驚,急轉身進了洞,此後再也未出現了。

那條溝由此得名叫「出寶洞」,後來那條溝又叫取寶洞溝,此地村落也就叫取寶洞村。

泉河

泉河位於天寶鄉關夫埡村,是白沙電站水庫的水尾部分。泉河河彎水清,峽深峰高。

蔡家壩革命基地

位於天寶鄉龍灘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原軍區實施戰略大轉移,一路突圍部隊輾轉到天寶鄉泉河、蔡壩、龍灘等村,在蔡壩、龍灘樟樹埡子一帶被國民黨部隊重重包圍,該部奮起反擊,發生了蔡家壩突圍戰。後經部隊浴血奮戰,終於實現突圍任務。如今遺址仍在,樟樹埡子上的老樟樹依然茂盛,用它頑強的生命力紀念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英勇的足跡。

長河洞、羅漢洞

長河洞位於天寶鄉高橋村西南2公里,長約3400米,寬4米,高10米,可容1500人。洞內有泉水常年不斷,尤如一條河流,故名「長河洞」。羅漢洞位於天寶鄉高橋村西南2.3公里。洞高14米,寬20米,長550米。洞內鐘乳石遍布,形如羅漢故名「羅漢洞」。

天寶寨

天寶寨原名天保寨,取天之保佑之意,位於天寶鄉張家山茶場西北部,海拔1048米,與泉溪成佳河毗鄰。解放前曾修建古寨,供躲匪之用,現遺蹟尚存。

青岩溝石刻

天寶鄉孔雀村青岩溝歷史文化遺蹟——石刻。石刻內容大致是一首詩,詩詞大致是:青山今日我為主,後日青山主是誰,轉瞬滄桑氣定局,得休心喜失休悲。石刻年代是道光十八年。據當地人說此石刻是一位教書先生所作,詩及石刻實際的作者還有待考證。

植物資源

全鄉林地292640.44畝,森林覆蓋率89.86%。天寶主要植物有松樹、杉樹、紅楓、白楊、大葉柳、烏桑、毛栗、花栗、苦楝,紅春、槐樹、山杉、水桶瓜、刺柏、刺槐等等。經濟林有:漆樹、棕樹、桐籽樹、蠶桑、油茶等。風景林木有香樟、楠樹、槐樹、桂花樹、梧桐、水杉、紫金、映山紅(杜娟)、黃楊等等。果樹有桃樹、李樹、杏樹、梨樹、板栗、核桃、柿子樹、蘋果樹等等。還有大量的楠竹、班竹、金竹、山竹等竹類植物。動物有野豬、野貓、野狗、野免、果子狸、豬獾、毫豬、刺蝟;有白鹿、白羚羊、獨角獸;有青麂、黃麂、野山羊、明鬃羊等。曾在境內發現金錢豹,長七八尺,高九十公分以上,形似貓,紅黃底色,遍布銅錢大小圓形黑色花斑,後絕跡。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該鄉行政面積常住人口16632人。

教育事業

境內有初中1所,小學5所,教學點3處,幼兒園1所,在職教師158人,在校學生1200人,其中初中586人,小學369人,在園幼兒8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小升初比例99.5%。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9.8%,初中升學率達83%,9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8%。

榮譽記錄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醫療衛生

有中心衛生院1個、衛生院職工32人,醫療點18個,醫務人員28人。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4236戶,13260人,參保率98.2%。計劃生育率達96.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3‰以內,出生性別比103:100。有文化站1所,農家書屋21個。

視頻

十堰市竹谿縣天寶鄉千人唱響歌唱祖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