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對》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所寫的一篇哲學著作

《天對》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所寫的一篇哲學著作。《天對》是柳宗元為回答屈原在《天問》中所提出的問題而寫的作品。作品中表現了鮮明的無神論和反對天命的思想。有力地抨擊了韓愈、李翱等人宣揚的反動的儒家天道觀。

柳宗元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是在中唐政治鬥爭中形成的。當時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形成了宦官、藩鎮和大地主階級為首自寺保守勢力,他們藉助於手中的權力侵吞國家財產,強行兼併土地,擁兵自重。尤其是"宮市",打着為皇家採買貨物的名義,見到趁心之物想拿就拿,有時隨便扔下幾個錢,大多數分文不給。面對這種強取豪奪,中下層地主和百姓怨聲載道。

王叔文等人在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發起一場政治革新運動,罷免了貪官污吏和宮市,削弱藩鎮實力,使社會矛盾得到了暫時的緩解。柳宗元、劉禹錫等人比較關心人民生活,積極參加永貞革新。不幸的是,在保守勢力的強大攻勢下,改革很快就被撲滅,參與改革的主要干將同時被貶為"司馬",有的被發配到邊關,有的被監禁和殺害,史稱"八司馬案件"。柳宗元劉禹錫也在八人之中,而且官職一貶再貶

。在長期的謫貶生涯中,柳宗元沒有被強權、冷遇、降職的厄運嚇倒,反而積極總結經驗,闡述自己的哲學理論思想,寫出了大量的詩文、著作。柳宗元的哲學思想主要集中在自然觀和歷史觀上。在自然觀中,他寫了《天說》批判韓愈的《天之說》中的天命論,認為天地、元氣;陰陽都是自然現象,天沒有賞善罰惡的功能;同時又以詩一樣的語言寫了《天對》,名義上是對屈原天問》的回答,實際上是對先秦以來的"天人"關係進行總結、概括和闡發。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天對[1]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 《柳河東集》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柳宗元

作品原文

天對

問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對曰:本始之茫,誕者傳焉。鴻靈幽紛,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來屯屯,龐昧革化,惟元氣存,而何為焉!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合焉者三,一以統同。吁炎吹冷,交錯而功。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無營以成,沓陽而九。運轅渾淪,蒙以圜號。

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冥凝玄厘,無功無作。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烏溪系維,乃糜身位。無極之極,漭イ非垠。或形之加,孰取大焉!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皇熙,胡棟胡宇!宏離不屬,焉恃夫八柱!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無青無黃,無赤無黑。無中無旁,烏際乎天則。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巧欺淫誑,幽陽以別。無隈無隅,曷懵厥列。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折剡,午施旁豎,鞠明究曛,自取十二。非予之為,焉以告汝!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規毀魄淵,太虛是屬。棋布萬熒,咸是焉托。

出自湯谷,次於濛汜?

輻旋南晝,軸奠於北。軌彼有出次,惟汝方之側。平施旁運,惡有谷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當焉為明,不逮為晦。度引無窮,不可以里。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毀炎莫儷,淵迫而魄,遐違乃專,何以死育!

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元陰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惟神是類。

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

陽健陰淫,降施蒸摩,歧靈而子,焉以夫為!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怪イ冥更,伯強乃陽。順和調度,應氣出行。時屆時縮,何有處鄉。

何闔而晦?何開而明?

明焉非辟,晦兮非藏。

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孰旦孰幽,繆躔於經。蒼龍之寓,而廷彼角亢。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僉答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惟鯀訁堯訁堯,鄰聖而孽。恆師龐蒙,乃尚其圯。後惟師之難,顰使試。

鴟龜曳銜,鯀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盜堙息壤,招帝震怒。賦刑在下,而投棄於羽。方陟元子,以允功定地。胡離厥考,而鴟龜肆喙!

伯禹腹鯀,夫何以變化?纂就前緒,遂成考功。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

氣孽宜害,而嗣續得聖,污塗而蕖,夫固不可以類。胝躬步,橋踣。厥十有三載,乃蓋考丑。宜儀刑九疇,受是玄寶。昏成厥孽,昭生於德。惟氏之繼,夫孰謀之式!

洪泉極深,何以之?

行鴻下ㄨ,厥丘乃降。焉填絕淵,然後夷於土!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從民之宜,乃九於野。墳厥貢藝,而有上中下。

應龍何畫?河海何歷?

胡聖為不足,反謀龍智?畚鍤究勤,而欺畫厥尾!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康回馮怒,地何故以東南傾?

圜燾廓大,厥立不植。地之東南,亦已西北。彼回小子,胡顛隕爾力!夫誰駭汝為此,而以天極?

九州何錯?川谷何ㄜ?

州錯富媼,爰定於處。躁川靜谷,形有高庳。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東窮歸墟,又環西盈。脈穴土區,而濁濁清清。墳壚燥疏,滲渴而升。充融有餘,泄漏復行。器運氵攸氵攸,又何溢為!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東西南北,其極無方。夫何鴻洞,而課校修長。

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茫忽不准,孰衍孰窮!

崑崙縣圃,其尻安在?

積高於乾,崑崙攸居。蓬首虎齒,爰穴爰都。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增城之里,萬有三千。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清溫燠寒,迭出於時。時之丕革,由是而門。

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辟啟以通,茲氣之元。

日安所到?燭龍何照?

修龍口燎,爰北其首,九陰極冥,厥朔以炳。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惟若之華,稟羲以耀。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狂山凝凝,冰於北至。爰有炎洲,司寒不得以試。

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石胡不林?往視西極!獸言,人名是達。

焉有虬龍,負熊以游?

有虬委蛇,不角不鱗,嬉夫元熊,相待以神。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南有怪虺,羅首以噬。倏、忽之居,帝南北海。

何所不死,長人是守?

員丘之國,身民後死。封之守,其橫九里。

靡九衢,華安居?

有萍九歧,厥圖以詭。浮山孰產?赤華伊。

靈蛇吞象,厥大何如?

巴蛇腹象,足覿厥大。三歲遺骨,其修已號。

黑水元趾,三危安在?

黑水淫淫,窮於不姜。元趾則北,三危則南。

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仙者幽幽,壽焉孰慕!短長不齊,咸各有止。胡紛華漫汗,而潛謂不死!

鯪魚何所?鬼斤堆焉處?

鯪魚人貌,邇列姑射。鬼斤雀峙北號,惟人是食。

羿焉畢日?烏焉解羽?

焉有十日,其火百物!羿宜炭赫厥體,胡庸以枝屈!大澤千里。群烏是解。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山女,而通之於台桑?閔妃匹合,厥身是繼。胡維嗜欲不同味,而快旦黽飽?

禹懲於續,婦亟合。離厥膚,三門以不氐。呱呱之不,而孰圖厥味!卒燥中野,民攸宇攸暨。

啟代益作後,卒然離蟲?

彼呱克臧,俾姒作夏。獻後益於帝,諄諄以不命。復為叟耆,曷戚曷孽!

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皆歸射鞠,而無害厥躬?

呱勤於德,民以乳活。扈仇厥正,帝授柄以撻凶窮。聖庸夫孰克害!

何後益作革,而禹播降?

益革民艱,咸粲厥粒。惟禹授以土,爰稼萬億。違溺踐,休居以康食。姑不失聖,天胡往不道!

啟棘賓商,《九辯》《九歌》?

啟達厥聲,堪輿以呻。辨同容之序,帝以嬪。

何勤於屠母,而死分競墜?

禹母產聖,何厥旅!被淫言亂煙,聰耳或以不處。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羿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夷羿滔荒,割更後相。夫孰作厥孽,而誣帝以降。震高厥鱗,集矢於。肆叫帝不諶,失位滋。有洛之雩,焉妻於狡!

馮珧利決,封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夸夫快殺,鼎以慮飽。馨骨腴帝,叛德恣力。胡肥台舌喉,而濫厥福!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寒讒婦謀,後夷卒戕。荒棄於野,俾奸民是臧。舉土作仇,徒怙身弧!

阻窮西征,岩何越焉?化為黃熊,巫何活焉?

鯨殛羽岩,比黃而淵。

成播黍,莆藿是營?

子宜播殖犀,於丘於川。維莞維蒲,維菰維蘆。丕徹以圖,民以讓以都。

何由並投,而鯀疾修盈?

堯酷厥父,厥子激以功,克碩厥祀,後世是郊。

白嬰,胡為此堂?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天式從橫,陽離爰死。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

王子怪駭,形裳。衣褫操戈,猶懵夫藥良。終鳥號以游,奮厥篚筐。漠莫謀,形胡在胡亡。

號起雨,何以興之?

陽潛而爨,陰蒸而雨。憑以興,厥號爰所。

撰體協脅,鹿何膺之?

氣怪以神,爰有奇軀。脅屬支偶,屍帝之隅。

鱉戴山,何以安之?

宅靈之丘,掉焉不危,鰲厥首而恆以恬夷。

釋舟陵行,何以遷之?

要釋而陵,殆或謫之。龍伯負骨,帝尚窄之。

惟澆在戶,何求於嫂?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澆以力,兄鹿聚之。康假于田,肆克宇之。

女歧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既裳既舍,宜咸墜厥首。

湯謀易旅,何以厚之?

湯奮癸旅,爰以亻區拊。載厥德於葛,以詰仇餉。

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康復舊物,尋焉保之。覆舟喻易,尚或艱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湯何殛焉?

惟桀嗜色,戎得蒙妹,淫處暴娛,以大啟厥伐。

舜閔在家,父何以鰥?堯不姚告,二女何親?厥萌在初,何所意焉?

瞽父仇舜,鰥以不儷。堯專以女,茲俾允厥世。惟蒸蒸翼翼,於媯之。

璜台十成,誰所極焉?

紂台於璜,箕克兆之。

登立為帝,孰道尚之?

惟德登帝,師以首之。

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媧軀虺號,占以類之。胡曰日化七十,工獲詭之!

舜服厥弟,終然為害。何肆犬體,而厥身不危敗?

舜弟氐厥仇,畢屠水火。夫固優遊以聖,而孰殆厥禍!犬斷於德,終不克以噬。昆庸致愛,邑鼻以賦富。

吳獲迄古,南嶽是止。孰期去斯,得兩男子?

嗟伯之仁,遜季旅岳。雍同度厥義,以嘉吳國。

緣鵠飾玉,後帝是饗。何承謀夏,桀終以滅喪?帝乃降觀,下逢伊摯。何條放致罰,而黎伏大說?

空桑鼎殷,諂羹厥鴿。惟軻知言,間焉以為不。仁易愚危,夫曷揆曷謀。咸逃叢淵,虐後以劉。降厥現於下,匪摯孰承!條伐巢放,民用潰厥疣,以夷於膚,夫曷不謠!

簡狄在台,嚳何宜?元鳥致貽,女何喜?

嚳狄禱,契形於胞。胡乙っ之食,而怪焉以嘉!

該秉季德,厥父是臧?

該德允考,蓐收於西。爪虎手鉞,屍刑以司慝。

胡終弊於有扈,牧夫牛羊?

牧正矜矜,澆扈爰踣。

干協時舞,何以懷之?

階干以娛,苗革而格。不迫以死,夫胡狃厥賊!

平脅曼膚,何以肥之?

辛後狂,無憂以肥。肆盪弛厥體,而充膏於肌。嗇寶被躬,焚以旗之。

有扈牧豎,云何而逢?擊床先出,其命何從?

扈釋於牧,力使後之。民仇焉宇,啟床以。

恆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殷武踵德,爰獲牛之朴。夫唯陋民是冒,而丕號以瑞。卒營而班,民心是市。昏微循跡,有狄不寧。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解父狄淫,遭愨以報。彼中之不目,而徒以色視。

眩弟並淫,危害厥兄。何變化以作詐,後嗣而逢長?

象不兄龔,而奮以謀蓋。聖孰凶怒,嗣用紹厥愛。

成湯東巡,有莘爰極。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濱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惡之,媵有莘之婦?

莘有玉女,湯巡爰獲。既內克厥合,而外弼於德。伊知非妃,伊之知臣,曷以不識!胡木化於母,以蠍厥聖!喙鳴不良,謾以詭正。盡邑以墊,孰譯彼夢!

湯出重泉,夫何罪尤?不勝心伐帝,夫誰使挑之?

場行不類,重泉是囚。違虐立辟,實罪德之由。師憑怒以割,癸挑而仇。

會旦黽爭盟,何踐吾期?蒼鳥群飛,孰使萃之?到擊紂躬,叔旦不嘉。何親揆發,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旅?反成乃亡,其罪伊何?爭遣伐器,何以行之?並驅擊翼,何以將之?

膠鬲比,雨行踐期。捧盎救灼,仁興以畢隨。鷹之咸同,得使萃之。頸紂黃鉞,旦孰喜之!民父有,嗟以美之。位庸芘民,仁克蒞之。紂淫以害,師殛圮之。咸逭厥死,爭徂器之。冀鼓顛御,讓舞靡之。

昭後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而逢彼白雉?

水濱玩昭,荊陷弒之。繆迓越裳,疇肯雉之。

穆王巧拇,夫何為周流?環理天下,夫何索求?

穆懵《祈招》,猖洋以游。輪行九野,惟怪之謀。胡紿娛戴勝之獸,觴瑤池以迭謠!

妖夫曳,河號乎市?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孺賊厥詵,爰其弧。幽禍以夸,憚褒以漁。淫嗜殺,諫屍謗屠。孰鱗以征,而化黿是辜。

天命反側,何罰何佑?

天邈以蒙,人麼以離。胡克合厥道,而潔彼允違。

齊桓九會,卒然身殺?

桓號其大,任屬以傲。幸良以九合,逮孽而壞。

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何惡輔弼,讒諂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開何順,而賜封之?何聖人之一德,卒其異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

紂無誰使惑,惟志為首。逆圖倒視,輔讒以﹃寵。干異召死,雷濟克後。文德邁以被,芮鞫順道。醢梅奴箕,忠咸喪以丑厚。

稷惟元子,帝何篤之?投之於冰上,鳥何燠之?何馮弓挾矢,殊能將之?既驚帝切激,何逢長之?

棄靈而功,篤胡爽焉。翼冰以炎,盍崇長焉。既歧既嶷,宜庸將焉。紂凶以啟,武紹尚焉。

伯昌號衰,秉鞭作牧。何令徹彼歧社,命有殷之國?

伯鞭於西,化江漢滸。易岐社以太,國之命以祚武。

遷藏就岐,何能依?

逾梁橐囊,膻仁蟻萃。

妲有惑婦,何所譏?

妲滅淫商,民以亟去。

受賜茲醢,西伯上告。何親就上帝,罰殷之命以不救?

肉梅以頒,烏不台訴!孰盈癸惡,兵躬殄祀!

師望在肆,昌何志?鼓刀揚聲,後何喜?

牙伏牛漁,積內以外萌。歧目厥心,氐顯光。奮力屠國,以髀髖厥商。

武發殺殷,何所悒?載屍集戰,何所急?

發殺曷逞,寒民於烹。惟栗厥文考,而虔予以徂征。

伯林雉經,維其何故?何感天抑墜,夫誰畏懼?

中譖不列,恭君以雉。胡寅訟蟯賊,而以變天地。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

天集厥命,惟德受之。允怠以棄,天又之。

初湯臣摯,後茲承輔。何卒官湯,尊食宗緒?

湯摯之合,祚以久食。昧始以昭末,克庸成績。

勛闔夢生,少離散亡。何壯武厲,能流厥嚴?

光征夢祖,憾離以厲。仿惶激覆,而勇益德邁。

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

鏗羹於帝,聖孰嗜味!夫死自暮,而誰饗以俾壽!中央共牧,後何怒?蜂蟻微命,力何固?

鬼齧已毒,不以外肆。細腰群螫,夫何足病!

驚女採薇,鹿何?比至回水,萃何喜?

萃回偶昌,鹿曷以女!

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兩,卒無祿?

咸欲兄愛,以快侈富。愈多厥車,卒逐以旅。

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伏匿穴處,爰何雲?荊勛作師,夫何長先?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咨吟於野,胡若之很!嚴墜誼殄丁厥任,合行違匿固若所。咿嗄忿毒意誰與?丑齊徂秦厥詐,讒登狡庸弗以施。甘恬禍凶亟鋤夷。愎不可化徒若罷。

吳光爭國,久予是勝?何環穿自閭社丘陵,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長,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闔綽厥武,滋以侈頹。於菟不可以作,怠焉庸歸?款吾敖之閼以旅屍,誠若名不尚,曷極而辭?

作品鑑賞

赏析

《天對》是為答覆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所提出的有關宇宙和歷史的大問題而作的。僅從題意來看,就可知道柳宗元是以探究自然哲學和歷史學為己任的。《天對》比較系統地闡發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宇宙觀。主要內容有:

(一)"元氣"一元論

柳宗元的世界觀是自然混沌存在的唯物主義"元氣"一元論,否定在"元氣"之上虛構一個東西,當做有意志的決定者,否定由人們設計一個終極的原因和造物主。他在《天對》中開宗明義地將這一主旨揭示無遺。

屈原在《天問》開始時一氣提了好多問題,都涉及宇宙本原問題。大意是問宇宙有沒有一個"終極之物"即最初的創造者?世界上萬事萬物的變化從哪裡着手進行探究?對此,《天對》回答說,宇宙是悠遠渺茫的,關於宇宙起源的許多荒誕的傳說都不足以信。晝夜交替,明暗變化,萬物從混沌中發生、發展,都是元氣的運動所致。根本沒有什麼造物主,只有元氣是唯一的、真實的存在,是整個宇宙的基礎。從柳宗元一貫的思想看,他認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元氣已經存在;天地分化之後,元氣充斥於天地之間。他對於以往人們認為天有意志的說法十分反感,認為都是愚蠢的、荒謬的、不可信的。在他看來,上邊的深奧、玄妙被人們稱之為"天",在下黃土被人們稱之為地,寒暑被稱為陰陽。"天"和草木瓜果一樣是自然物。整個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物質的存在的不同形式。

(二)時、空無限性

針對屈原提出:東西南北,哪一方更為廣闊遙遠的問題,《天對》回答:無論東西南北都是極其廣大,沒有邊際的。天體無限,不能衡量它們哪一方和其它方位的長短。同時,柳宗元也意識到時間是無始無終的,人們計算時間以太陽運轉為標準。太陽東起西落是一種永恆的運動,時間的存在也是客觀的、永恆的。

(三)宇宙間萬物運動由矛盾(陰陽)推動

柳宗元在《天對》中說,太陽當空,普照萬物,大地一片光明,太陽夕下,天昏地暗。這是一個自然的運動過程。陰陽二氣流動於天地之間,它們的相互作用,導致萬物的運行、休止、凝結、流動,衝突、枯竭、崩裂。陰陽二氣瀰漫無際,縱橫交錯,時聚時分,吸引排斥,就像車輪和織機那樣不停地運動、"自斗",就產生了物質運動的各種複雜狀態。陰陽二氣的對立統一造就了事物,矛盾是萬物存在和變化的原因。柳宗元針對以前把元氣與陰陽合而為三的觀點提出了新見解,認為運動着的元氣本身就是陰陽二氣的對立統一("吁炎吹冷,交錯而功"),就是"一以統同"。這樣就更為明確地說明了統一體中對立的互相"交錯",就是物質形態變化的根本原因。他猜測到物質運動的根源在於事物自身的矛盾性,而且事物內部的矛盾是一分為二的,它們是統一體的兩個既相聯繫又相區別的方面。

(四)宇宙沒有最終的推動力和支撐物

針對屈原提問:天地萬物的變化發展,天體的運行,有沒有最終的推動力?《天對》認為這一切都是元氣自身的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陰陽二氣之外不存在什麼神秘的推動力。所以是"無功而作",一切自然。從而否定了以往認為"天"有意志,是自然界和人類的創造者和主宰者的論點。

屈原在《天問》中涉及到大量古代神話傳說,並以此發問。比如,神話傳說,天有八個柱子在支撐着,共工和顓頊大戰不止,爭奪帝位,共工憤怒地以頭撞擊不周山,結果使支撐天際的柱子折斷,地的四角也裂開。於是"天傾西北",即Et月星辰偏聚在西北方向;"地陷東南",所以東南成為大海。屈原問到底是不是這樣?柳宗元認為要排除神話傳說中的荒謬的成分,指出其毫無根據之處。他認為天體又不是房子,不需要什麼柱子來支撐。地的東南和西北的地勢和狀況,都是自然形成的,不必共工白費氣力。東南是海洋,西北是高山平原,都是天體運行的結果,都是元氣自身運行的結票。

(五)反對命定論和迷信

神話傳說女媧是一個女神,人頭蛇身.一日70變,是創造世界的人物。屈原《天問》中尋問是否有這回事?柳宗元認為這種圖騰式的動物名或人名,完全是古人由於迷信的幻想而造出來的,毫無道理。柳宗元堅決反對命定論。針對屈原的天是否有意識,可以保佑好人懲罰惡人的提問,他回答說,自古以來人們求神求仙,想長命不死。但這都化為泡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始有終的,儘管有人長壽,有人夭折,但誰也難免死亡這一關。

由於《天對》寫作形式的局限性及為回答《天問》的特定目的,柳宗元對"天人關係"的許多思想未能細緻地闡述。他的《天說》和《答劉禹錫天論書》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意義

《天對》是柳宗元的哲學代表作,比較全面、概要地表達了他樸素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宇宙觀。但是,歷代的文人學者多把它當作柳宗元身處逆境的一種遊戲的或憤慨的筆墨,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

《天對》一文直接導致劉禹錫的《天論》問世。劉禹錫也表白過,作《天論》是為了補充和進一步闡發柳宗元的思想。

《天對》關於宇宙生成論,元氣(陰陽二氣)推動萬物運動變化的學說,關於時空無限性的猜測以及對古代神話和迷信的駁斥和批判,都有許多超過前人之處。但是,他對許多問題的回答缺乏根據,從而陷入偶然論。這一點他不如劉禹錫,而和范縝有相似之處。

名家點評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張玉梅:《天對》繼承了苟況.王充以來的唯物主義元氣論觀點,並在唐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作了力所能及的解釋和發展,這無疑是向真理邁進了一步,在中國元氣論哲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作者介紹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2]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柳宗元遺族所建柳氏民居,現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文興村,為國家4A級景區。

柳宗元是一個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運動。柳宗元的哲學論著中,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他反對天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柳宗元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係,對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批判。他的哲學思想,是同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科學所達到的水平相適應的。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傑出的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並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砷」。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係。

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於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他的言論從折衷調和的立場,來對儒、法、釋、道等各家學說作調和的解說。

視頻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一)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二)

參考資料

  1. 天對個人圖書館
  2. 柳宗元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