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山邪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山邪蒿,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全株無毛。生於海拔1,800–2,500米的草甸,林緣和灌叢中。

生長環境

生境: 生於海拔1,800–2,500米的草甸,林緣和灌叢中。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 根

藥用成份: 含揮髮油,蔗糖。

功能與主治: 活血祛瘀,止痛。治跌打損傷,貧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全株無毛。根塊莖增粗。莖單一,中空,外面有細棱,從中部往上分布。基生葉早枯萎,莖下部葉有長柄,葉柄的基部擴展成波針形的鞘,葉卵形,3出全裂,裂片再羽狀全裂,小裂片披針狀線形,2–9厘米,寬1–5毫米,先端漸尖,有突出的中脈,全緣,上部的葉較小,單一羽狀全裂,無柄,着生在披針形的鞘上。復傘形花序有6–18傘幅,傘幅不等長,有棱槽,向里的一面粗糙,無總苞片;小傘形花序約有20朵花,在梗上,有小總苞片10個,線形,邊緣膜質,不等長,花萼無齒;花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微凹,有內折的小舌片,外緣的花瓣增大;花柱基短圓錐狀,花柱往下彎曲,柱頭頭狀。果實橢圓形,長3–4毫米,果棱翅狀,側棱較寬,油管在棱槽間單一,寬,合生面上2條。花期7月,果期8月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