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愈黑星愈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愈黑星愈亮》,副標題: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作者: 譚蕙芸,出版: 突破,初版: 2020/05,頁數: 548,尺寸: 140*210 mm,ISBN: 9789888562220。

書籍的曆史[1]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2]、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

內容簡介

2019年6月,因着一條準備修訂的法例,引起了一場從來沒有人預計、如此波瀾壯闊的反修例運動。

一個周末接一個周末,一百萬人遊行,二百萬人遊行,一百八十萬人流水式集會;至後來一日接一日,不同的晚會,各區的連儂牆,手牽手的人鏈活動,午飯時的「和你lunch」,聚集各個商場高唱反修例歌曲 ── 數以萬計的市民以不同方式向政府吶喊,表達自己的訴求。

政府最終撤回了修訂《逃犯條例》。然而,撤回以外,警方發射了萬計的催淚彈、橡膠子彈、海綿彈,布袋彈以至實彈,對白衣人沖入港鐵車廂襲擊視而不見,有警員走上車廂胡亂揮棍,甚至進攻大學校園;很多示威者被捕、受傷,甚至在示威現場受重傷後離世 ── 很多人恐懼、流淚,晚上睡不着。

這是很多人看報導、看直播知道的。

身為記者,也是大學講師的譚蕙芸,走進了不同的示威的現場,觀察雙方的行動,記下了重要的歷史時刻,但筆下寫得最多的不是衝突的大場面,而是那些鏡頭不會聚焦的小人物 ── 他們或者是陪着兒女出來遊行的父母、為了支持黃店而改變生活習慣的退休夫婦、大腹便便仍然參加遊行的准父母,又或是因社會運動而收入大減卻繼續抗爭的勇武、衝突之後開車送年輕人回家的義載司機,甚至是不懂誰對誰錯卻又無法置年輕人不顧的的士司機。

面對無盡的黑夜,看似暗昧的眾星,越發閃亮。最終讓人無法忽視。

「在這場運動中,我見證了香港人從未展現過的精神面貌,也感應到市民對記者的託付 ── 他們敞開心窗,流露脆弱,好讓我記下了一個時代的悲傷,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微光。」── 譚蕙芸

【推薦】

區家麟

陳健民(占中發起人,中大社會學系前副教授)

莊梅岩(香港劇作家)

何榮幸(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李雪莉(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總編輯、台灣大學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

「潮起潮落,滔滔波濤中,有很多曾經奮力躍起的小水滴,他們折射光芒,呼喊着哀號,卻迅即淹沒於翻騰中的巨浪。譚蕙芸這本書,把他們一一凝住。」──區家麟

「能夠寫出種種糾纏不清的情緒,全靠譚蕙芸願意走穿鞋底,與抗爭者一起逃命而換來那份同理心。在催淚圍城、熱淚盈眶中,仍保持清明的思維,記下香港人為保衞自由共度生死的勇氣。」──陳健民(占中發起人,中大社會學系前副教授)

「我特別感謝譚蕙芸把運動中許多善的惡的香港人的面孔,都誠實地刻畫下來,他日若是飄零,至少我們認清過,至少我們知道,香港人曾為自己奮力一戰。」──莊梅岩(香港劇作家)

「蕙芸長期選擇貼近小人物,從社會底層刻畫社會變遷的軌跡,就此而言,本書讓我們看見了香港人從未展現過的精神面貌。」──何榮幸(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若干年後,回望2019,如果我們想了解香港人這一年轟轟烈烈的抗爭史,譚蕙芸這本新聞特寫,是不可繞過之作。」──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蕙芸的強悍、獨立、不懈怠,專注做好記者工作的信念,是她回應這個混亂時代的方式。」──李雪莉(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總編輯、台灣大學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譚蕙芸,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人物專訪、長篇文章作者,曾於《明報》及有線新聞任職記者。曾經獲得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香港外國記者會及香港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人權新聞獎「報章特寫大獎」、「評論和分析大獎」。一面書寫大塊文章,一面在大學教授新聞特寫。著有《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