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年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文年曆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天文年曆,按年度出版、反映天體運動規律的歷表。編算天文年曆是曆書天文學的任務之一。《中國天文年曆》主要包括太陽、月亮和大行星曆表、恆星視位置表和天象預告等內容,供天文工作者和有關科研人員使用,多用於大地測量、航海、航空等相關部門。
①太陽、月球、各大行星和千百顆基本恆星在一年內不同時刻的各種精確位置;
②日食、月食、月掩星、行星動態、日月出沒和晨昏蒙影等天象的預報;
③用於天體各種坐標之間換算的必要數據,如歲差和章動、光行差等。此外,還有天體物理觀測歷表、天然衛星曆表以及輔助性用表和資料等等。這些歷表和數據直接用於天文大地測量(測定地面經、緯度和方位角)、天體測量和天體物理的一些觀測和計算,也為天文、氣象、潮汐等科學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資料。航海天文年曆和航空天文年曆曾經是天文年曆的組成部分,現在已經單獨出版,成為遠洋船艦和遠程飛機天文導航從事定位的主要資料。此外,特殊天體歷表,如小行星沖日曆表等,也按年度出版,單獨成書。有些國家還出版供業餘天文愛好者和一般讀者使用的簡易天文年曆,內容除精度較低的歷表外,還有指導業餘天文觀測的文字說明。年曆除印刷成書的形式以外,近年來還出現一種新的歷表形式──磁帶式年曆。
編算簡史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是法國在1679年出版的稱為《關於時間和天體運動的知識》的年曆,隨後是1767年開始逐年出版的《英國天文年曆》。1776年開始,逐年出版《德國天文年曆》,(已於1959年停刊)。《美國天文年曆》雖然遲至1855年才開始出版,但在十九世紀末由紐康主持編歷工作以後,很快就成為國際上最出色的天文年曆。蘇聯在1922年利用外國資料首次出版1925年的《俄羅斯天文年曆》。蘇聯第一本獨立編算的年曆是1941年出版的《蘇聯天文年曆》。早期的天文年曆主要是為適應航海定位的需要編算的,後來天文年曆的編算則着重於天文觀測和研究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遠洋商船和軍艦的迅速發展,要求有專用於海上定位的曆書。1914年英國第一本《航海天文年曆》出版。以後十年中各大國也相繼出版航海天文年曆。
中國年曆編算
中國編算出版曆書已有悠久的歷史。流傳到現在的清代欽天監編算的《七政纏度經緯歷》,內容包括日、月、五星的位置以及日月食等特殊天象。二十世紀一十年代初,中國只出版民用曆書。天文年曆的出版時斷時續。中央觀象台曾出版過1915年和1917年的《觀象歲書》。以後,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等單位曾出版過1930年、1931年、1932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和1948年的天文年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紫金山天文台自1950年起每年編算出版天文年曆;1954年編算出版航海天文歷;1955年又編算出版航空天文歷。1966年紫金山天文台開始獨立編算1969年和1970年的天文年曆,以後每年正式出版《中國天文年曆》和《中國天文年曆(測繪專用)》。《航海天文歷》的編算工作也有所改進。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館在1977年開始合編普及天文知識和指導業餘觀測用的《天文普及年曆》。
參考文獻
- ↑ 中國人中國字|看中國人專屬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搜狐,2020-09-18